吕颐浩
注释1:潇洒绿筠抽——形容竹子挺拔、清秀的样子。 注释2:直干凌云碧翠浮——形容竹子的树干笔直,枝叶茂盛,如同直插云霄的青翠山峰一般。 注释3:想见风枝陪宴坐——想象风吹过树枝时的景象,仿佛有人陪伴着坐在宴会上。 注释4:囊封草就告嘉猷——形容草拟的诏书被装入口袋中,意味着已经做好了计划和策略。 赏析:《竹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注释】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襄邑,即今安徽涡阳。孙天予,作者的友人。子礼,指作者的朋友孙天予的儿子孙子礼。兄弟情深,故作此诗以赠。 弟兄交契比雷陈:弟兄(兄弟)之间的情谊深如磐石。 白首相看意转亲:年老后相见,友情更浓。 收拾壮怀同老去:在晚年一起度过。 江皋他日幸相邻:希望日后能和对方住在一起,相互照应。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友人孙天予之子孙子礼即将赴任之际
【注释】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是一首五言绝句。 北山逋客:指晋人孙登,他曾隐居于剡县的剡溪北山中,自号“许由”。他常在岩石上读书,弹琴咏诗,不与世俗往来。《世说新语·排调》中说他“每有美服,常叹曰:‘安期、东阳,佛图南座。’” 西塞:今浙江长兴以西的一带。 草堂:指杜甫的茅屋,位于四川夔州西郊。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赏析: 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北山逋客今何在
【译文】: 挖开池塘因它的形状像圭,雨后泉水石转增辉。 排空恨没有乘风的本事,到旁边沧浪洗我的衣。 【注释】: 1. 圭沼:指圭形的池沼,比喻清浅的水池。 2. 方类介圭:形状象圭,这里用来形容水塘。 3. 雨馀:雨水过后。 4. 泉石:指山涧中的石头和泉水。 5. 转增辉:更加显得光彩照人。 6. 去傍:离近。 7. 沧浪:大湖。 8. 濯我衣:洗我的衣裳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扁舟深入水云乡”,扁舟即小船,深入水云乡,指船行到深水中,好似进入了云雾之中。“浩渺浑疑带远江”,浩渺浑疑是说水天一色,浑然一体,好像一条大江横贯在天空和水面之间。 “蓼岸阻风还度日,夕阳依约照篷窗。”蓼是一种香草,这里指蓼花盛开的岸边。“阻风”就是船被风吹着不能向前行驶,只能逆水而行
注释 谁家方响闻莺声,恰似年时在帝京。——谁家的铜锣能听到春天里黄莺的鸣叫声?这声音好像就在京城里。 宝马金鞍芳草路,却教潘鬓二毛生。——骑着宝马,驾着金装饰的马鞍,走在芳草如茵的路上,却让头发白了,胡须也变白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所作。诗中以“年时”二字起兴,写自己耳闻莺啼,心忆往昔,不禁黯然神伤。“谁家方响”一句承上启下,承接上句,引出下文
【注释】 梦室:梦中之室,诗人梦中所居。 丹心忧国梦魂间,只恐清霄亦未闲:忠心报国的志向在睡梦中仍然萦绕于心头,惟恐天高气爽的清宵也不得安宁。 枕上几回游魏阙,觉来聊且看闽山:梦中多次飞临朝廷(魏阙),醒来却只好暂且观赏闽地(福建)的山峦。 赏析: 此诗为梦游之作,以梦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之情。 首句“丹心忧国梦魂间”
逐句释义与注释: - “双莲阁”:指的是一个位于水边的楼阁,其名字来源于双莲(莲花)的美丽。 - “双莲争秀”:形容双莲竞相绽放,非常引人注目。 - “漾清波”:水面因风起而泛起的涟漪,形成了清晰的波纹。 - “雾卷烟收”:形容晨雾消散,天空变得清晰。 - “认两娥”:指通过云雾看到了两个婀娜多姿的女子(这里指嫦娥)。 - “枫落澄江秋欲尽”: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枫叶飘落
【注释】 菖蒲:一种香草。涧:山间水流的沟渠。 荪:同“荪”,香草名。得地恣芬芳:得到天时,尽情开放。 挥空:指挥剑斩断溪流。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尝采掇:曾经采摘。 对朝阳:面对阳光生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菖蒲的诗,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菖蒲在溪涧边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句写菖蒲在溪涧边的生长状态;次句写菖蒲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第三句写人们对于菖蒲的赞美和传说故事
注释: 秋兰馥郁有幽香,不谓无人不吐芳。最好移根来一室,试纫幽佩意何长。 兰室(兰香的居室):兰花香气浓郁,幽雅而芬芳。兰室:指兰花盛开的地方。 馥郁(fùyù):香气浓郁。 幽香:幽雅的香气。 不谓(bùyì):不要说。 移根:移植花根。 来:到……去。 一室:一个地方,这里指兰花的居室。 幽佩(yōupèi):指佩带的香囊,这里借指兰花。 何长:为什么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