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颐浩
宗学寓宿贻谢任宿 煌煌文德门,绛殿高巍巍。 朔望奉朝谒,自觉身光辉。 吾家济水南,旧隐掩双扉。 三径虽就荒,松菊犹依依。 归欤怀魏阙,倦宦念东归。 游子行未已,江湖雁南飞。 去就两无策,踌躇送残晖。 注释: - 宗学:指宗学的书院或学宫。 - 寓宿:借住、暂住的意思。 - 贻谢任宿:给谢任留下住宿的地方。 - 煌煌:明亮的样子。 - 文德门: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居所。 - 绛殿
【诗句释义】: - 危梯凌碧空,不与廛闾通。 - 危梯:危险的梯子,指高高的塔或亭子上的楼梯。 - 凌:越过。 - 碧空:青色的天空。 - 不与:不和……一起,表示独立。 - 廛闾:房屋、里巷的意思。 - 朝烟翳高栋,霭霭犹从龙。 - 朝烟:早出的烟雾。 - 翳:覆盖,遮挡。 - 高栋:高楼大厦的楼顶。 - 霭霭: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犹从龙:好像龙一样在云中飞翔。 - 遥睇辨沧海
扈从至西城道中作 霜风卷雾散,天日增光明。 警跸转前路,百鸟相和鸣。 边尘暗长淮,今岁幸西城。 野店翠华过,纵观满檐楹。 丰年高廪多,薄饭犹香粳。 衰钝犹何者,厚颜羞大烹。 盐梅乏滋味,终恐伤和羹。 干戈几时休,忧国心如酲。 归欤魏阙念,老矣沧洲情。 勉力谓诸将,为时请长缨。 注释: 1. 霜风卷雾散,天日增光明 - 形容天气晴朗,霜气消散,天空显得更加明朗。 2. 警跸转前路,百鸟相和鸣 -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友人孙伯温共同生活的诗。 昔年曾伴江湖客,泛宅浮家烟水阔。 兰旌桂棹去夷犹,醉吟烂赏湖山色。 即今别来四五年,渔蓑烟艇想依然。 驱车终岁走尘土,梦魂犹在苕霅间。 主人好事谁能敌,凿藓诛茅开一室。 宛如画舫到江南,左列图书右经籍。 嗟予踪迹若飞蓬,笑谈偃息幸相从。 有时睡觉惊四顾,恍然身在船窗中。 经营雅协沧洲趣,只欠云涛破烟雾。 萧萧风雨夜深时,忆著扁舟横野渡。
以下是对吕颐浩《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的逐句翻译及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咸平岸下分襟日,襄邑亭前把臂时” - 注释:在咸平岸边分别的那天,襄邑亭前握手的时刻。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面,体现了两位友人深厚的情谊。咸平岸和襄邑亭都是重要的地点,分别代表着他们的起点和终点,而分襟和把臂则表达了他们不舍的情感。 2. “十载光阴惊一梦,塞尘踏尽鬓如丝” - 注释
【注释】橘亭:指作者的住所,位于山中。翠叶田田:形容树叶浓密而绿。粲绿云:形容叶子茂盛。黄金苞:指果实金黄、圆润。露华新:指果实新鲜,晶莹剔透。绕亭:环绕在园子里的亭子周围。千株广:指园中种植了上千棵橘子树。不羡当年万户人:指不羡慕当年的达官显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居生活的场景。诗中赞美了橘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首句“翠叶田田粲绿云,黄金苞实露华新”
这首诗是元豐二年(1079),苏軾在省試中所作。诗中以“睿圣崇儒治,严宸夜已分”开篇,描绘了一幅夜晚肃穆、宁静的图景。接着,“讲论经理切,紬绎帝心勤”一句,点明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铜鼓三更漏声、牙签六艺文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在深夜研读经书、探讨治国之道的决心和努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政治改革的期待和追求。 “玉殿澄寒月,枫庭蔼庆云。迩英如厕迹,所学献吾君
【解析】 题临济所居:临济是慧能的法号,这首诗写的是他居住时的情景。鸣钟列鼎:指豪华的饮食。心无累:指心境清静。茹糗羹藜:指粗食淡饭。乐亦全:指生活简朴而快乐。解把穷通为一致:指对名利看淡,与贫富贵贱无关。此生何处不超然:指人生的境界高远,哪里都像临济寺一样清净、超脱。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寺庙里的生活,从物质上来看,他过着“鸣钟列鼎”的生活;从精神上来说,他却过着“茹糗羹藜”的生活
霜毛一别各毵毵,形容两位朋友分别时各自披上白霜的毛发,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分别时的寒冷和萧瑟。兴味年来老不堪,意指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都感到年岁增长带来了种种不便。 横槊赋诗休塞北,扁舟垂钓渐江南。描述两位友人中的一位选择离开北方,去南方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吟唱。另一位则选择在江南地区,通过钓鱼这一悠闲的活动来度过时光。弟兄交契比雷陈,意味着兄弟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雷霆般强大与稳定。
【注释】 桂:桂花;酿椒浆:将花椒和水酿成酒;它时:以后,指将来;和羹:调和各种菜肴。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主人在桂斋中宴请宾客的情景的。前二句写桂斋的景物:双桂亭亭,傍竹而立;窗前有紫花,香气袭人。后二句写主人殷勤款待,用椒酿的佳肴招待宾客,使满座宾朋尽享其美。全诗语言通俗流畅,形象生动,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