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颐浩
【注释】 出处何劳问大钧:出处,指仕途的进退。大钧,古代传说中掌管天下权衡的官。 如公材哭略铺陈:如公,这里指沈元用。材,才能;略,稍微,略微。铺陈,陈述、叙述。 谈兵玉帐诗书帅:谈兵,这里指讨论军事战略;玉帐,指皇帝的军帐,也指皇帝。 演诰纶闱侍从臣:演诰,即宣读诏书;纶闱,皇帝读书处;侍从臣,侍卫皇帝的官员。 万叠名山聊寓目:万叠名山,形容群山重叠,多而密集。 一方仙宅勿藏身:一方,一隅之地
【注释】 行次:行军途中停留。渑池: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东归:指东归故乡洛阳。殽(xiáo)渑(miǎn):山名,在今河南陕县。 【译文】 十年中我两次经过秦川,每次想到东归故里都心潮澎湃;更何况今天驱车路过殽、渑二山,放眼望去都是好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初到长安时写的,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诗的开头两句,说自己已两度来到长安,但每次都想回到洛阳去,所以心情很激动
诗句:久钦文采动簪绅,晚见佳篇妙入神。 译文:长期以来一直钦佩他的才华和文采, 晚年才见到他写的精彩篇章让人感到精妙绝伦。 注释: 1. 久钦文采: 对某人的文学才华或品德表示长时间的敬仰。 2. 簪绅: 古代官员的一种服饰,常用来指代文人雅士。 3. 晚见佳篇: 在年纪较大时才遇到杰出的作品,形容作品之难得。 4. 妙入神: 描述作品的艺术魅力达到极高的境界,令人赞叹不已。 赏析:
【注释】 1. 巾子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市南。 2. 飞沉:指仕途的升迁和贬谪。 3. 幸盍簪:意谓自己能不辍读书之志,与韩嗣夫同舟共济。 4. 经纶:治理国家。 5. 混迹:指隐居生活。 6.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7. 家酿熟:自家酿制的酒已经做好。 8. 何日得:什么时候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巾子山与友人韩嗣夫的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淡泊
注释: 登第后道中灯下读书:登第,科举考试中举。登第后,在回家的路上,借着灯下的光亮,继续读书。 十载灯前笔下耕:十年如一日,在灯光下辛勤学习,笔耕不辍。 如今雁塔幸题名:有幸在雁塔(唐代长安城附近的一座高塔)上刻下名字。 他年若遂平生志:将来如果能够实现自己一生的愿望。 肯为长檠弃短檠:不愿意因为使用长的读书灯而放弃使用短的读书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科举考试成功后,回到家乡的路上
【注释】 次韵崔彊恕坠马见贻:次韵,指诗篇。崔彊恕是作者的朋友,因坠马受伤而寄给作者。见贻,赠与。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幕府,古代军队指挥部。 跃马翩翩犯塞尘,舞剑未饶横槊客:跃马,骑马。翩翩,轻快的样子。舞剑,即挥剑。未饶,不让。槊(shuò),长柄大刀。 属鞬(jūn),插箭的囊。何羡,羡慕。 支离,身体受伤,行动不便。 浃旬,十几天。浃,通“浃”。 书绅,挂在衣带或腰带上。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时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维扬初记接英躔”是说当年在扬州初次与卢虞卿相会的情景:“日月飞驰已十年”是说自从分别至今已有十年了。“政路翱翔常在后”是说自己一直在官场上奔波忙碌,“祠宫闲退蚤输先”是说自己现在虽然已经退职,但心中还常常想着为百姓做点事,“欲陪清会时颙首”是说自己现在想与卢虞卿一起参加宴饮聚会,“辱惠新诗思涌泉”是说自己非常欣赏卢虞卿的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注释】 家学: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这里指读书。 儒林:泛指学术界;儒,儒家学派。 蔼英猷:形容儒者英明。蔼:形容人仪容端庄。 蚤步亨衢:早步于朝廷之中。蚤:早、先。 孰比俦:谁可与之匹敌。孰,代词,相当于“谁”。 四座:四周的人。 俊举:才华出众。 策府:指文官的办公处。 一时名位冠瀛洲:一时之间,名望和权势都超过四海。冠,居首
【注释】 1.维扬:扬州的别称。倾盖:古时用布裹车轮,车行则轮与轴撞击发出响声,故以“倾盖”比喻相见。意相投:意思相同、相合。2.国事当时已共忧:国家大事已经引起大家的忧虑。3.铁马勤王:指张德远在战场上奋勇杀敌。4.戎衣护圣:指张德远保卫皇帝。5.山西气概终须在:指张德远将来一定能实现他的理想。6.塞北烟尘漫不收:指张德远平定北方的动乱。7.宗社有灵天悔祸:指上天能听到人民的呼声
次韵姜光彦移居 仕途忧患久相随,老去求闲遂燕私。 陇笛不闻吹旧曲,彩笺时见赋新诗。 清宵好月穿蓬户,落日凉风动桂枝。 两鬓霜毛如旧少,按弦无意望钟期。 注释: 仕途忧患久相随:官场上的忧患和困扰已经跟随了很长时间。 老去求闲遂燕私:年纪大了,追求闲暇的生活,满足个人的私欲。 陇笛不闻吹旧曲:在陇地,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曲子了。 彩笺时见赋新诗:不时能看到她写新的诗稿。 清宵好月穿蓬户:在清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