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昙瑩
绝句 百结襕衫破幞头,年年落第出神州。 却因一只穿杨箭,临老来封马上侯。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百结襕衫破幞头”:形容衣衫破旧褴褛,多有补丁。 2. “年年落第出神州”:每年科举考试都未能中举,总是离开故土到其他地方去。 3. “却因一只穿杨箭”:比喻通过一次关键的成功或机会,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4. “临老来封马上侯”:在晚年获得显赫地位或荣耀。 - 译文: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的归乡之情。前两句写春景,后两句写人的心情。起首句点明时日和气候。蕙帐,以蕙草为饰的帐幕。烟浓雾重,笼罩着整个室内。“昼掩关”,说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而作者却久久地赖在暖烘烘的被窝里不愿起来。这两句看似闲逸无拘,其实寓有无限深情。因为诗人久客他乡,此时又值落花时节,春雨绵绵,心情自然十分凄苦,因而才赖床不起。三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客来惊起还乡梦”,一个“惊”字
【注释】 示:给……写书信或题诗。超然:形容超脱尘世,淡泊名利。霜:这里指白发。旧形容:往日的容貌。秋深雨:秋天的雨声。邻僧:隔壁的和尚。半夜钟:夜里敲钟。 译文 往事明明如梦,如今已是白发满头。 在客舍中与僧人共卧,秋夜听雨声入梦。 梦中听得邻屋僧人半夜敲钟,醒来却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出家人在秋雨之夜的所见所想。“往事明明是梦中”,表明了出家人看透红尘,对世事不染
【注释】 颂古二首:这是作者自题的两首诗,颂是赞美的意思,古是泛指古人。 溪山尽处:指山的尽头,溪水边。 夕阳斜:指傍晚时太阳偏西了。 冬风雪满沙:冬天的风把积雪吹在沙地上。 便是江南旧行路:意思是这已经是当年江南的旧路。 和烟隔水见梅华:隔着薄雾,望见江边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江南旧游地的回忆。 首二句“溪山尽处夕阳斜,溪上冬风雪满沙。”是写自己离开江南后,又重到此地
拂榻香凝夜,清眠拥衲衣。 【注释】:拂榻:整理席子。香凝:香气浓重。衲衣:和尚所穿的衣服,这里指僧衣。 【赏析】:诗人于深夜时分来到寺庙,见寺中香烟缭绕,便在佛像前烧上香烛,以表虔诚。然后便坐在蒲团上静心打坐,直至天明才起来。 五更闻唤起,一路听催归。 【注释】:五更:指凌晨的五更,即鸡叫之时。 【赏析】:五更时分,寺庙中僧人开始敲木鱼、诵经、敲钟等,提醒人们起床礼佛,诗人听到这声声梵唱
【注释】 姚江:即浙江姚江,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 沙尾鳞鳞水退潮:指在海边的沙滩上,随着潮水的涨落,海水退去留下的痕迹。 柳行出没见渔樵:形容渔船和渔夫、樵夫在岸边来去的情景。 客船自载钟声去:指船上传来阵阵钟声(僧人敲钟念经)。 落日残僧立寺桥:夕阳西下,寺桥边的和尚还在修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姚江的美景,通过观察和感受
【注释】: 南张道中 ①南张: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市。 ②北山:指洛阳以北的嵩山,山上有松树。 ③“落轻黄”:松子落地的声音。 ④濯雨:洗过雨的。 ⑤虾须:指麦苗上的麦芒。 ⑥石泉:石泉水。 ⑦寒食:古代节日,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以纪念介之推。 ⑧十分:很,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首句写嵩山北麓的松树上,松子落下的声音,好像黄金一样。第二句说,经过洗过雨的麦苗上,长着麦芒。第三
往事明明是梦中,发霜那有旧形容。 客床对卧秋深雨,听得邻僧半夜钟。
沙尾鳞鳞水退潮,柳行出没见渔樵。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
北山松粉落轻黄,濯雨虾须麦吐芒。 槐火石泉寒食后,十分春事属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