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得
九日分韵得花字 秋天的阳光多么烈烈地照耀着大地,我的忧虑却像那丘上的麻一样。 年老的园丁在花园里散步,没有什么快乐的心情去欣赏盛开的菊花。 到了这个九九重阳节,我端起杯来畅饮,享受这幽静美好的秋光。 朋友们簪冠肃穆,宴席上豆子也显得格外清香和宁静。 风雨知萧辰,飒然掠窗纱。 乔松助声势,轰豗掉狂车。 萸囊顿精神,似与老守夸。 渊明有三径,我独归无家。 浮骖竟安适,伫立空咨嗟。 注释: 1.
学诗 燕说谈古书,六籍无诗如。 彼序鬼一车,毛郑贲其须。 古今几大儒,亦复鼓应桴。 历年二千馀,耳目为所驱。 卓哉紫阳朱,订顽砭其愚。 俗说力扫除,沙沉得简珠。 士惑真难祛,于今道犹孤。 高叟一鄙夫,服膺与世殊。 在天悬方诸,如闻叹起予。 译文: 燕国的人谈论古代的书籍,但六经之中却没有诗歌。 他讲述《周礼》中的鬼神之事,用毛公、郑玄等人的话来证明。 自古以来有许多著名的学者
【注释】 苍龙:指秋天的天空。挂秋汉,即秋日的银河悬于空中。 鼓吾袪(qū):吹动我的衣襟,表示振奋精神。 慷慨悲:形容内心激动、情感激荡的样子。 美人背我去:美人离去,我独自面对空阔的山川。 弱念咸刊除:去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 四海:天下。 温蜀本兄弟:温国与蜀国有世仇,故称。 临分:离别之时。悄无言:默默无语,没有言语。 执手:握手。踟蹰(chíchú):徘徊不前。 举目知
【注释】: 笺天:指书信。笺,书信;天,指代诗题“次韵刘友鹤端午三首”。 欲移:想移。 心与孤鹤飞:意思是说自己的心像一只孤鹤一样自由飞翔。 苔青:青苔色绿。 弁峰:地名,在今安徽宣州区北。 遥昔:遥远以前。梦佳期:梦想美好的日子。 恬鳞慕深藻:比喻自己喜欢高洁、深沉的学问。 倦翮:疲倦的鸟翼。 焉能系浮名:怎么能够为了名利而羁绊呢? 翚翔:指鸟类高飞。辰升霏:指太阳升高至满天云霞散开。
【译文】 三年中秋,月光如初,清贫不设客宴,老倦不吟诗。今年更凄凉,儿孙锁秋闱。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前辈已雕谢,诸兄亦无遗。奇孤一身在,流落天之涯。明月如昨日,而我鬓成丝。天人固异分,何烦涕交颐。
【注释】 㶼:水声。 秋分:秋季九十日中,指秋季的一半。 客心悲未央:客居他乡,心中悲伤不止。 池上酌:在池边饮酒。 殽(xiá)楚:一种烹调方法,将食物切细后放在盘中。 屏翳:神话中的神名,这里借指云彩。 清光:明亮的月光。 畸人:异于常人的人。 【赏析】 此诗首联“西风涤残㶼,秋水静如滤”,写中秋时节的景色:西风吹动水面,发出阵阵波涛声,而秋天的水却像经过过滤似的清澈见底,一语双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次韵王深道见寄》。下面是逐句翻译: 1. 虚斋隐几坐,忧思来万端。 “虚斋”是指宽敞明亮的书房,用来静心思考。“隐几坐”则表示在书桌前坐着沉思。诗人坐在书房里,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思索。 2. 我带旧盈骼,忽复数孔宽。 “我带”指的是携带着过去的忧愁和悲伤。“旧盈骼”形容内心的痛苦如同堆积的骨骼一般。而“忽复数孔宽”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使得这些痛苦逐渐变得不那么明显
道中遇雨 车中览书罢,举头失青山。 五日无纤云,春晴固应悭。 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 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 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 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 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 注释: - 车中览书罢:在车上读书读到结束。 - 举头失青山:抬头看到远处的青山。 - 五日无纤云:五天没有细碎的云朵飘动。 - 春晴固应悭:春天晴朗本来就很少见。 - 须臾骤雨过:不久突然下起了大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昔经屈原坂,寒湍下悲鸣。 - 释义:我曾在屈原的山岭间行走,那里的水流声中充满了悲伤。 - 译文:我曾经在屈原的山上行走,那时的水流声充满了悲伤。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感慨。 2. 又渡汨罗江,洐记曾输诚。 - 释义:我又渡过了汨罗江,那里曾经有屈原的忠诚和牺牲。 - 译文
【注释】: 次韵北涧禅师留别 维北有深涧,其中贮幽泉。兹泥不可滓,万境涵澄鲜。老人挹其流,浊世相周旋。清寒涤腴腻,八解不敢专。我来宿招提,逾月从金仙。 译文: 维摩诘居士在北方有一座深深的山涧,山涧中蕴藏着一股幽静的泉水。这泉水清澈透明,无法被污染和玷污,它包容了千千万万个世界,使万物都沐浴在它的清凉之中。一位老人用手捧起泉水饮用,他与世间的污浊相周旋。清冷的泉水洗涤了他油腻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