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莘郊投耒兴” - 在莘野地区耕种,兴致勃勃。 2. “六百奠殷祀” - 祭祀活动持续六百天。 3. “南阳辍耰出” - 离开南阳(指隐居地),停止耕作。 4. “汉业偾还起” - 东汉的事业因人才而复兴。 5. “圣贤忧世心” - 圣贤们忧虑天下苍生的心境。 6. “秋月照寒水” - 秋天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冷清的河水上。 7. “彼哉植杖徒” - 那些只依靠拄杖为生的人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全诗如下: 秋风吐商气,庭树戚以飞。 美人悼时节,去意不可鞿。 朋阴傲排荡,晨光弄熹微。 灵修岂敢怨,浩荡终难依。 岐分蹈一失,决此存亡机。 僵株擢新稊,倏忽成十围。 阳阸人所愿,苍天讵能违。 蹇予于夫子,亮节深所希。 取舍既共是,排拫亦同非。 岂伊桐江上,裴回送将归。 时危抱深感,人远伤遐睎。 国家福未艾,祖宗临孔威。 愿子崇明德,桑榆借光辉。 逐句释义: 1.
黄岩蔡氏青在亭 黄岩的蔡氏建造了一座青翠的亭子,名叫“青在亭”。 逢人皆说爱山,但真爱何在? 如果心中没有山水之情,那么美景也只是过眼云烟。 看终南客居者,他们难道不热爱青山吗? 为何自己心如盲者,错失了欣赏山色的机会? 蔡侯是个静谧的人,难道会与青山背道而驰吗? 他建堂于山中之间,列岫俨如衣襟带。 月下萝蔓散落庭隅,白云堆积于户外。 疏棂透出远碧光,平几托起横黛峰。 青山信在此间,心境两相融会
【注释】 溪亭春日二首:诗人于元丰三年(1082)三月自黄州移守汝州时,作此诗。 潜圣仪刑昼接三:潜德先生(程颐)在昼间接引三弟子(张载、游酢、杨时),故以之比自己。 将:请。云淡风轻句:王维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老晦庵:指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赏析】 这两首诗是王安石晚年的一组写景抒情诗。前一首写春天的景色,后一首抒发自己的感慨。第一首写春天的景色
挽亡弟豫九制参诗: 山园有佳树,生处本同枝。 客土何年异,孤根两处移。 西栽种岭下,东植霅溪湄。 君壮方逢世,吾衰久忤时。 丘园甘寂寞,门户倚扶持。 乘障能名著,参筹婉画奇。 平生境虽顺,末路数终奇。 屡厄枭鸣暴,仍遭马踶危。 客魂翔寓里,旅榇出京师。 雁泽羁孤影,鸰原踯躅悲。 殚予暮光景,恤汝众孤嫠。 临穴万行泪,九原知不知。 注释: - 山园有佳树,生处本同枝:山中的园林中有一棵好树
读天台侍郎黄公 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 钜奸方枋国,多士谩盈朝。 快读黄公传,如闻舜代韶。 尽言醒众聩,独立耸清标。 辨枉全张猛,持身简竖刁。 要途方凛凛,归梦已摇摇。 疏广还家勇,羲之入海遥。 寒花矜晚节,老桧傲霜朝。 迁史虽犹缺,邕碑亦孔昭。 咨予无健笔,魂去若为招。 注释: 1. 昔纂宁宗纪:以前编纂《宁宗纪》,表示对前人的敬仰。 2. 名臣叹寂寥:有名望的大臣们感叹朝廷的寂静。
诗句释义: 1. “我欲引自近”:我希望能靠近一些,接近你。 2. “寒盟应重燖”:寒冷的时候,我们的约定应该更加坚固,需要重新加热来保持它的热度。 3. “弁山蕨可茹”:在弁山可以吃到美味的蕨菜。 4. “苕溪鲫堪黏”:在苕溪可以吃到鲜美的鲫鱼。 5. “诺金虽未坠”:虽然诺金还没有坠落,但它的价值已经无法估量了。 6. “许剑已可觇”:许剑现在已经可以看清了。 7. “从今但洗耳”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狂客写孤愤,危词戁戁憸。 秋岩露节角,春林扫秾纤。 长铗剚横鳄,寸铁刳妖蟾。 赤子临横草,苍生捐盖苫。 无衣可自蔽,有突何由黔。 冽泉浸苞稂,白露摧苍蒹。 念此心怛怛,因之泪渐渐。 谁能坐扪舌,聊欲一奋髯。 百忧不易穷,千篇犹未餍。 生气凛不惫,死灰惊复炎。 敢云寡鹤唱,尚欲神龙潜。 拾遗爱薛孟,谪仙重王阎。 相邀共夜话,快读临风檐。 更阑堲频折,乐极酒屡拈。 国家正闲暇
南国伤春伤早,东皇驾临如同飞驰。 明月尚未升起一半,红紫色花都已凋零。 蜀地的花朵不同凡品,姿态矜持让人赞叹。 可惜多被践踏踩踏,竟随群花一同凋谢。 如同集市上的女子,乱涂胭脂无秩序。 又如低贱的锦工,忙乱中将丝线掷出。 匆匆而过难以仔细观赏,为何急于行动? 碧鸡山上有佳人,睡足了才慢慢梳妆。 她含着姿色自珍爱惜,怎肯受春风轻慢? 思绪万千无法表达,感怀事已令人悲叹不已
【注释】 题同濂阁:指作者在濂阁题写的诗。濂,水名,这里代指濂州,即今河北衡水;阁,书斋。 霁月光风:晴朗的月夜清风。霁,天气放晴。 与君同调:意谓你与我志趣相同。调,情趣,意趣。 故怜君:因此我特别爱惜你。 不须叹息知音少:不必为知音稀少而叹息。 扬子云:指西汉文学家扬雄。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赠给友人。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来勉励他珍惜知音,不要因为知音稀少而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