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文凤
【注释】 归燕:指北归的燕子。营巢:筑巢,指筑巢生儿育女。生计:生活。馀恨:遗恨。依依:依恋的样子。故国:家乡。西风:秋风。花案:指花桌上的摆设。空:徒然。昨梦:昨夜之梦。柳巷:泛指妓院。残晖:残照,夕阳西下。兴亡事:国家兴亡的事。 【译文】 燕子失去了营巢的生活,余恨更难以消除。不知故乡在何方,秋风已满身。昨日花桌前的空幻之梦,如今柳巷里只剩残阳。想询问这国家的兴亡之事,却无人回答各自飞散。
【解析】 “梅花照客身”中的“照”是“照见”的意思,“梅花长好客长贫”中“长”是“一直”的意思。 【答案】 注释:我怀念赵右之。我羞于看到梅花映照着我的容颜。但梅花却永远盛开着,而我却总是贫穷。江天摇落,年华已晚,何处青山有故人
【注释】 破衣和尚:指僧衣破烂的和尚。 布衲:僧人所穿的粗麻布制成的衣服。晚秋莲:莲花是佛教中的象征物,秋天开花凋谢,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何寺:哪座寺庙。 黄叶补:用黄叶修补僧衣。 结屋吴山下:在吴山脚下搭个茅草庵(茅屋)。 修行了宿缘:修行是命中注定要修的缘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修行等哲理的思考。全诗意境幽远,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平生只布衲
注释: 闻复先上人下世,听说先上人已经去世。 满腹贮韩文,僧中少似君。 行高临死见,名重在生闻。 霜变北峰树,猿啼下竺云。 未知埋骨处,消得片香焚。 译文: 听说先上人已经去世,他的诗篇充满才华和智慧。 他在僧众中很少能比得上你。 你品行高尚,临终前还让人看到了你的德行。 你的名字很重,生前就已经闻名于世。 北峰上的树木已经变了颜色,而你在下竺的树林中仍然传来猿的叫声。 我不知道你的坟墓在哪里
听徐天民琴 闲堂风月深,自此出瑶琴。 为我弹一曲,悠然生古心。 馀清分坐客,微响拂流禽。 世上是非耳,谁能知此音。 译文: 在宽敞的殿堂中,月光和风都很宁静,从那时起我就学会了弹奏。 我请求他为我演奏一曲,那悠扬的声音让我仿佛回到了古代,心境变得宁静。 剩下的清澈声音分给了在座的客人,细微的声音似乎也触动了飞鸟。 世间的是非曲直,只有耳朵能听到,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份音乐的魅力呢? 赏析:
烧香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微见五云散,闲消半日长。旧书重读罢,风味更悠扬。 注释: 1. 清芬醒耳目:清香的香气能清醒人的听觉和视觉。 2. 余气入文章:香的气味渗透到文章中去。 3. 微见五云散:隐约地可以看到云雾散开。 4. 闲消半日长:悠闲地度过了半天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烧香情景的诗。诗中描述了烧香时的情景、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诗人坐在灵室中
不因来此地,不识别山春。 注释:因为诗人没有来过这里,所以不知道山上春天的气息。 几处坟无主,多年树有神。 注释:有几个坟头没有主人,但多年的树木却像有神灵一样守护着它。 闻猿惊落日,畏虎问行人。 注释:听到猿猴的叫声,让落日感到恐惧;看到老虎,又询问行人该怎么办。 忽到孤峰顶,白云飞满身。 注释:突然到达了孤独的山峰顶端,只见云朵飞舞在身上。 赏析
冬日晨兴 开楼看雪坐,半榻著吟僧。 顽甚不知冷,唾来还欲冰。 空庭眠病鹤,冻壁立僵蝇。 邻巷有贫者,晓炊犹未能。 注释: 1. 开楼看雪坐,半榻著吟僧。 - 开楼看雪坐:打开窗户观赏雪花的景象。开楼:指开窗子让雪花飘进屋里。看雪坐:坐下来欣赏雪景。半榻着吟僧:半榻(一半的床)上坐着吟诗作画的僧人。吟僧:在雪景中吟诵诗句的僧人。 2. 顽甚不知冷,唾来还欲冰。 - 顽甚不知冷:非常顽皮
诗句原文: 机巧日相寻,谁能自警深。 惟君学夫子,此意即曾参。 钟破平生梦,灯明半夜心。 遥知读书处,松桂已成林。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的《三省斋为洪中行赋》。全诗通过对洪中行学习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勤奋好学的赞赏和期望他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造福社会的美好愿景。首句“机巧日相寻”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诱惑所困扰,难以自省自警。而第二句“惟君学夫子”
诗句:佳友难为别,何时重盍簪。 译文: 朋友啊,真是难得与你分别,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团聚,重拾旧日的友谊呢? 注释: - 佳友: 美好、珍贵的朋友 - 难为别: 非常困难地与某人分别 - 何时: 何时能够(表达对未来相聚时间的渴望) - 重盍簪: 重新聚首,恢复联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连文凤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再次相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