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文凤
【注释】 流杯亭:古代帝王游乐的场所。 水无声:水流声消失,指酒宴结束。 满地牛羊野草:地上满是吃剩的牛羊肉和野草。 何事当时贪宴会:为何当初贪图享乐。 至今帝醉未能醒:直到当今皇帝也沉醉于酒中,不能清醒过来。 【赏析】 《流杯亭》一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创作的。诗人以流杯亭为题,描写了成都草堂的景色。流杯亭是三国时代蜀汉后主刘禅所建,位于城西门外锦江之滨,相传刘备在此设宴,曾“以美酒一杯
以下是《题画》的诗句、译文以及赏析: - 诗句:娇红淡粉逞春姿,好手移来一两枝。 - 译文:娇艳的红花和淡雅的粉色在春风中尽情展现其美丽的姿态,有人将这美丽的景致精心地移来几枝作为装饰。 - 赏析:《题画》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首句“娇红淡粉逞春姿”描绘了春天花朵的颜色和姿态,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次句“好手移来一两枝”则展现了人们为了美化环境
【注释】 溟:水盛大的样子。六月中旬:农历五月初七至初八。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由长安赴任途中经过馀杭。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晓雾溟蒙未见天”,写旅途中的所见。清晨,雾气弥漫,使远处的天空模糊不清,难以看清。这种天气,使人感到有些压抑。次句“山光水影白相连”,写旅途中的所感。诗人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
【注释】 铜雀台:东汉末年曹操所建,位于邺城西南。 月正明时星正稀:指夜将深时,月亮明亮,星星稀疏。 邺城风雨忽凄凄:指夜将深时的风雨突然变得凄凉。 荒台:残破的台,意即荒凉的台。 寒鸦:乌鸦。 绕树啼:盘旋在树上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夜晚的风风雨雨,以及荒台上的景象。诗中的“明月”、“星星”、"风雨"、"寒鸦"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夜晚的环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
山云 去如断雁失群飞,来是高僧出定归。 无去无来林下客,吟魂一片共依依。 注释: 去:离去,指云雾散去;来:归来,指云再次聚集。 无去无来:没有离开也没有归来,形容云的行踪不定。 林下客:比喻隐士。在林中做客,过着清静的生活。 吟魂:指作者自己,因为思念而悲伤。 依依:形容思念之情深长绵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通过“去”和“来”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的变幻莫测
枕易 身世相忘象外天,清风一枕几千年。 有时默默焚香坐,闲看白云心自玄。 注释: 1. 枕易:枕头容易改变,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2. 身世相忘象外天:指忘却世俗的烦恼,超然物外。象外天,佛教语,指超出表象的境界。 3. 清风一枕几千年:形容岁月悠长,如同一枕清风,可以躺上几千年。 4. 默默焚香坐:默默地坐着,烧香祈祷。 5. 闲看白云心自玄:悠闲地观赏白云,内心自然变得深远玄妙。 赏析:
【注释】 赠赵主簿不语不食:本诗是李白写给赵主簿的一首寓言体诗。“不语不食”就是不说话、不吃食物,即“绝粒”。 本非学仙者:本来就不是学习成仙的人。 一日与仙期:有一天就和你相约成仙了。 绝粒自无术:断绝食物,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方法了。 不言人谓痴:不说别人认为你是个傻子。 倚筇看鹤语:靠着筇竹杖观看鹤在说话。 分果饲猿饥:把水果分给猿猴吃。 何似归山好,山中有紫芝:还不如回到山上好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蔼蔼抱幽姿,幽人得自怡。” - 注释: “蔼蔼”形容兰花散发出的香气浓郁而温和,“抱幽姿”指兰花的姿态优雅、含蓄不张扬。 - 译文: 兰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优雅含蓄地展示自己的美,使得幽居之人感到愉悦。 2. “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 - 注释: “爱之”表示喜爱,用来形容对兰花的喜爱之情;“似君子”暗示这种感情深厚、纯洁且有高尚的品质。 - 译文:
【注释】 载菊:载着菊花。分题:分派题咏。 不用移春槛,西风满小车:不要移栽春花的槛子,让西风吹满小车。槛子,指园林的围墙、门户之类。 行行无长物:每走一步没有多余的东西。 粲粲只黄花:指秋菊。粲粲,明亮的样子。 晚色装秋重,寒香引雾斜:天色渐晚时,菊花散发出浓重的香气,好像烟雾一样弥漫在半空中。 辇来尊俎处,有酒不须赊:御用车子来到宴席之处,可以不必赊账购买美酒了。 【赏析】 此是一首咏物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本诗共四句,第一句是开头,第二、三句写诗人在寒泉中苦吟,第四句写诗人乞得山僧烹茗以解渴。 【答案】 ①习习:微风徐徐。 ②古井:旧有井。 ③点点:稀疏的样子。 ④脾:指人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