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文凤
偶题 来到深山处士家,山前山后响缫车。 老夫不晓人间事,行遍西园看橘花。 注释: 来到:前往,到访。 深山:指隐居的山林。 处士:旧时对未做官的读书人的称呼。 响缫车:缫丝机。缫是把蚕茧里的蛹吐出丝来,用缫丝机把丝抽出来的一种工具。 译文: 我来到了深山中的隐士家,山前后响起了缫丝机的声音。 我不明白人世间的事,但已经走遍了园林去看那满园的橘花。 赏析:
【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考查诗歌的翻译。考生需要对全诗有整体理解,然后进行翻译,注意关键词的提示。 此诗前两句写文丞相生前身后声名远播。“身后”句化用杜甫《北征》“归来见天子,不复朝走下。”意为:你死后名望传遍天下,但你的忠魂却飘荡万里,承受着朔漠的严寒。后两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何年”句化用李益《上汝州张员外墓》中的“君为女范吾为夫
【注释】 湖上: 泛指湖边,这里指在湖畔。 东风残柳旧烟青,不见长亭共短亭。 东风:东风拂动杨柳,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残柳:春天的柳树已经凋零,只剩下枯枝败叶。 旧烟青:旧日的烟霭依然笼罩在湖面之上。 不见:看不见了。 长亭共短亭:长亭和短亭都是古代行人休息的地方。 几处:几个地方。 王孙:贵族子弟。 芳草地:芳香的草地。 胡:古代对西域各国的称呼。 僧:和尚。 相对坐看经
诗句释义: - 不隐山林:“隐”在这里表示隐居,即不在官场上活动。山林指代隐居的地方或环境。不隐山林意味着他选择不隐居于山林之中,而是继续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 隐市廛:“市廛”泛指繁华的城市街道。隐市廛表示他在繁忙的城市中生活,与世俗的繁华保持距离。 - 半生活计此书田:“书田”可能指的是书籍、学问或者知识,半生活计此书田意味着他用书籍作为谋生的工具和生活的寄托。 - 可怜世上无扬子
注释: 绿珠:指歌女绿珠,传说她是石崇的宠妾。 季伦家:指石崇家,石崇是绿珠的丈夫。 百丈楼:即“百尺楼”,在长安城北,是当时有名的高楼。 日色斜:太阳快要下山了。 一片香魂随笛散:意思是说,绿珠被石崇抛弃后,她的灵魂化作一缕香魂,随着笛声飘散,消散在百丈楼上。 却疑吹落玉梅花:意思是说,绿珠的灵魂飘散时,仿佛是玉梅被吹落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歌女
注释:黄高士山房,指隐居山林的高士的居所,即山居。绝无一语到人间,意为没有一句话能传到人间。 但把瑶琴续续弹,意思是弹奏着瑶琴,声音在山中回荡。夜鹤归来山月白,形容夜晚归来的鹤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松花吹落石林寒,形容风吹过松花飘落的树林,带来寒冷的感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述夜鹤归来、松花吹落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
注释:春风得意时,骑马看花,却没想到秋风一过,鬓发已经变得稀疏。一生富贵荣华都是身外之物,到了老年才后悔没有及早读书。 赏析:这是一首感慨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诗。诗人借春风和秋风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春风吹过时,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秋风一吹,一切都显得凋零和衰老。而富贵荣华只是身外之物,老来方悔读书迟,则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耐人寻味
【注】少年场屋:指科举中试。 【注释】 苦奔波:苦于奔走,即四处奔波。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年轻时读书的情景。开头两句说,我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常常忙于应试而没有时间读书,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在书案前苦读。第三句写,经过三十年的苦读,现在可以安心地坐下来读书了。然而,岁月不饶人,年老视力渐衰,眼睛已看不清字了,只能轻轻地摩挲着纸页,仔细地辨认着文字
解析: 1. 诗句翻译: - 项籍:项羽,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与政治家。 - 盖世英雄冠古今:形容项羽是超越时代的英雄,无人能比。 - 干戈未定日相寻:战事未结束,双方频繁交战。 - 帐中一夕悲歌处:在营帐之中,有一晚悲壮的歌声回荡。 - 霸气难降儿女心:尽管英勇无比,但项羽的子女们(尤其是后来成为楚汉战争中的关键人物)难以抑制他的雄心壮志。 2. 译文: - 项羽,这位千古英雄
鹤泉为丁君瑞赋 为厌缁尘污缟衣,闲身甘共水相依。 尘间那得清泠水,何似瑶池饮夕晖。 注释:为了厌倦世俗的尘埃污染洁白的衣服,闲适的身体愿意和水相伴。尘世间哪里能找到清凉的水呢?不如像在仙境瑶池一样饮用夕阳的余晖。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世俗环境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首句“为厌缁尘污缟衣”,直接点出了他厌恶世俗的尘埃污染洁白的衣服。第二句“闲身甘共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