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挚
简提刑朱仲隐,初玉学士(两位都是宋代人),当年蓬馆近储胥(储胥:地名,在今河南省内)。红璧(指皇帝)东西对直庐(直庐:官署的正房)。 绵蕝同参台曲议(绵蕝:指宰相,台曲议:宰相与大臣共同讨论政事)。芸签分校御前书(芸签:翰林院编修,御前书:指皇帝诏书。)。 朅来憔悴骚人国(朅来:突然到来。 骚人:诗人, 国:朝廷。 )。随见光华使者车(光华使者车:指皇帝的仪仗。 )。庄舄(古代楚国人
王母池 阿母宫前阿母池,池光清滑泻玻璃。 岸擎黼座涵佳气,影上仙衣润彩霓。 灵液发源来海谷,飞花随泛出桃溪。 羽车凤盖无消息,寒月沉沉宝殿西。 译文: 阿母宫前的阿母池,清澈的池水像明晃晃的玻璃一样。 岸边的台阶承载着华丽的宝座,仿佛蕴藏着美好的气息。 影子映在仙女的衣服上,使得衣服也变得闪闪发光。 神泉从大海谷中流出,随着水流飞花四溢,落在桃花溪旁。 凤车和凤冠已经不知去向,只留下冷月高悬
诗句解释和译文: 1. 山头云木郁青苍,山下江流净鉴光。 “山头云木”描绘了山峦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而“青苍”则形容树木的颜色显得生机勃勃。“山下江流净鉴光”则描绘了一条清澈的溪流,反射着阳光。 2. 亭阁瞰临惭旧句,岩溪开筑想前良。 这里提到亭阁可以俯瞰整个场景,“惭愧”是因为诗人觉得自己无法写出与之相匹配的句子。而“岩溪开筑想前良”则表达了诗人想象以前那些美好时光的心情。 3.
涵辉阁 碧波弥漫起春湖,草色黄深岸四隅。 新谢小桃双燕至,从南微雨好风俱。 暂来只是林泉客,长见须凭水墨图。 无数凫鸥记相识,近人浮泛满青蒲。 注释: 1. 碧波弥漫起春湖:碧波,形容湖水的颜色是蓝色的。弥漫,表示湖水的面积很大。起春湖,春天的湖水。 2. 草色黄深岸四隅:草色,指草地的颜色。黄,这里指的是草的颜色是黄色的。深,表示颜色深重。岸四隅,岸边的四个角落。 3. 新谢小桃双燕至
这首诗是苏轼在熙宁九年(1076)冬游庐山时的次韵诗作。诗人在山行途中,见北风凛冽、日色清明,遂有感而作,抒发了自己身处险境却仍保持清高的志向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舟伏盘涡傍浅沙”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漩涡中缓缓前行的情景,同时“盘涡”也隐喻了政治上的风波。 第二句“北风寒日气清嘉”,则是对天气的描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北风凛冽,寒意逼人;然而,当阳光照射到清澈的空气中
【注释】 1.青旆:即青色的酒旗,这里指酒店。 2.何以慰:为什么可以安慰。 3、黄公:晋代阮籍嗜酒,常驾青牛车到竹林里去,因名“阮公”。后来用“黄公”来泛指饮酒的地方。 4、竹叶:酒名。 5、舟尾茅柴:船尾的稻草。 【译文】 青旗不见山云深,为何能安抚二子心? 阮家杖头故物在,黄公旧垆无处寻。 求有不得事当戒,兴尽必返愁难任。 仙家竹叶未必美,舟尾茅柴还可斟。 【赏析】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篮舆微风迎晓凉,细碎草木无数香。" - “篮舆”指的是用竹筐做的轻便车辆,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驾或乘坐的交通工具。“微风迎晓凉”描述的是清晨微风拂面的凉爽感觉。"数”字在这里表示数量众多,意味着周围的环境充满了草木的香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2. "千岩云归雨未足,几冲水浅禾难秧。" - “千岩”表明周围有很多山峦。“云归雨未足”形象地描绘了云彩消散后
注释: 行穷葱茜坐清凉,隐几川原一炷香。 在白云山上行走,寻找尽头,坐在山间凉快的地方,点燃了一柱香来驱散心中的烦躁和焦虑。 小雨径从前岭去,高禾移就下田秧。 细雨中沿着小路从前山的岭上走下来,高高的稻谷被移植到田间的秧苗地里。 禽声不见山情悄,江影新生客思长。 鸟儿的声音听不见了,山中的情感也变得静悄悄的,而江面上的倒影也映衬出新来的客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政使归期犹远在,白云游乐未渠央。
春日 小雪峥嵘变晓寒,旧年残腊破新年。 明生月魄初三夜,气动春灰五九天。 蓼甲韭黄随绿酒,彩幡罗胜上华颠。 故园欲告西畴事,思我枫林楚木边。 注释: 1. 小雪峥嵘变晓寒,旧年残腊破新年:小雪之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冷,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2. 明生月魄初三夜,气动春灰五九天:明亮的月光在三更时分照耀着大地,春天的气息在九个九天里弥漫。 3. 蓼甲韭黄随绿酒,彩幡罗胜上华颠
东蜀老儒者,吴兴新使君。 前更四州守,风政超古人。 归来天禄阁,袖手随众群。 一毫不染指,世味从甘辛。 谓柔未易招,谓刚可以亲。 浑然镇冒器,承以缫率文。 词章谢剞劂,天葩出灵根。 冥冥古咸池,众听所卧闻。 外物了无累,独爱霜中筠。 应怜岁寒节,落笔收天真。 七贤与六逸,林下仍溪滨。 对之浪狂醉,顾岂知此君。 比年不多写,造化悭至珍。 而我得二纸,毫素馀清芬。 留当雪霜展,可慰思慕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