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嵎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的关键是体会作者的思想和诗歌的情感。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宋希仁,生平不详。松风阁在今安徽合肥西南长丰县,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所建。诗中“松风”即指此楼。诗人在此与友人同吟,有感而作。第一句“相逢长日坐如痴”是写相逢时的情景。第二句写自己消瘦得厉害,瘦得像耸肩一样高。第三、四两句写天意复生郊岛,人心自随古今移,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第五
《题仙岩玉桂花》是宋代诗人薛嵎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玉桂花的独特魅力。 诗中的“生在龙居最上层,重重碎玉簇孤藤”两句,通过对玉桂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氛围。这里的“生在龙居最上层”不仅指地理位置,还隐含着玉桂花的珍贵和不凡品质。同时,“重重碎玉簇孤藤”则形象地描述了玉桂花的形状和排列方式,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繁复华丽的视觉感受。 “灵根旧说宜丹汞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鹤骨难污世上尘,西风惆怅瘗湖云。 - “鹤骨”比喻人的高洁品格,“难污”表示难以被世俗所玷污。“尘”指世间的尘埃,这里比喻凡尘俗世。“西风”通常代表秋天,可能暗示着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瘗湖云”意味着将葬于湖畔的云朵,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态度。整体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难以理解或接纳自己高洁品质的无奈与惆怅。 2. 莫悲生死今朝隔,须信仙凡此路分
【注释】 罗浮峰:在广东增城。 海坛峰:在广东潮州。 长江:指珠江水系。 君向西方了生死,我于易象悟穷通:我和你都在追求佛道、悟道。 数声清梵空林下,一幅渔罾落照中:我在空山中听到几声梵音,在落日余辉下看到一副渔网。 各各闭门无俯仰,不相同处偶相同:各自闭门不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即使有不同之处也偶然相同。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寓居广东的期间,是一首赠友之作。 首联“罗浮峰对海坛峰
刘荆山谒贾秋壑 鬓丝千缕去冲寒,酒放诗豪强自宽。天下英雄从古少,人生遇合至今难。婚姻债里抛吟屋,雨雪声中起客单。造物与君强健在,归囊知有暮年欢。 注释: - 鬓丝千缕:形容头发已经白了。 - 酒放诗豪:指饮酒解忧,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 天下英雄: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造物:指自然的创造者,即宇宙或大自然。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
这首诗的注释是: - 春渚微茫碧草连:春天的江面上,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碧绿的草地连绵不断。 - 千花飞尽柳飞绵:无数花朵凋零,只有柳树的枝条轻轻飘动,如同细绵。 - 孤云野鹤生遥思:孤独的云彩和野鹤寄托着我遥远的思绪。 - 明月清风共一船:明亮的月光和清爽的微风伴随着我一同乘舟。 - 破褐还寻栖隐地:破旧的布衣让我寻找那隐居之处。 - 空囊唯乞送行篇:空荡的口袋只能求赠给我离别时的文章。 -
湖外别业四咏其二 渔村晚照 旧游忆得潇湘路,今喜烟波似旧时。 泽畔怕逢渔父问,桃源已被世人知。 数家草市添新户,一树寒鸦傍古祠。 兰杜香深洲渚阔,小窗长日赋骚辞。 注释: ①四咏:指《楚辞·招隐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潇湘:潇水和湘水,均在湖南省。 ③烟波
诗句: ``` 羡尔甘贫居陋巷,遥知清德继前修。 平时所乐从中得,外物虽微不过求。 自枕曲肱安澹泊,闲挑拄杖亦风流。 百千年内谁相望,寂寞箕山一许由。 译文: 薛嵎在《赋陈子在瓢饮》中写道:“羡慕你们甘于贫困,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远远地知道你们高尚的德行能够继承前人的美德。” 他表达了对陈子在清高道德的敬仰和对其生活态度的羡慕。接着提到:“平时的乐趣从中得到,外物的微小不过是满足。”
【诗句释义】 新筑湖边草堂, 挥手告别尘世的我,已是年迈之人, 断堤上的流水,冲刷出一片新草堂。 几年来荆棘丛生,没有行路的人经过; 有一天云山之上,有主人在此。 不让人知道姓名,先从渔父那里问起, 仁邻啊!他告诉我,鸥鹭在烟雾中飞翔。 【译文】 新筑湖边草堂, 挥手告别尘世的我,已经是年迈的老人了, 断堤上的流水,冲刷出一片新草堂。 几年来荆棘丛生,没有人走过的道路, 有一天云山之上
焦桐:指秋日的梧桐树。 知音:理解自己才能的人。 残编:指残破的书简。 青山已负十年心:意谓青山已长满十年了,这里用典自指自己的隐居生活。 万古红尘徒扰扰:意谓世间红尘纷扰不断,只有我一人被扰乱,这里用典自喻自己。 朝簪:古代官员戴的冠饰。 赏析: 首联“焦桐何处是知音”,意思是说秋天的梧桐树哪里才是我的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