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嵎
邵氏悦心堂 扰扰利名役,鬓髭霜雪侵。 要知充此性,即是悦吾心。 有道境常裕,无营味最深。 纷华安肯羡,出见更酣沈。 注释 - 扰扰利名役:形容名利的追逐让人感到烦恼和疲惫。 - 鬓髭霜雪侵:鬓发因年龄增长而变得苍白,胡须也像被霜雪侵蚀一样。 - 要知充此性:要明白这种性格的人。 - 即是悦吾心:这种性格的人能够使我的内心感到愉悦。 - 有道境常裕:拥有道德品质的人常常感到生活宽裕。 -
诗句释义: 1. 长日山中坐:在山中长时间地坐着。 2. 白云应笑人:白云仿佛在笑人。 3. 浮生尘未脱:人生的飘忽不定,如同尘未脱身。 4. 至老趣难真:直到晚年,真正的乐趣难以实现。 5. 身在影犹赘:虽然身处其中,却感觉自己像是多余的影子。 6. 年丰家自贫:虽然生活富裕,但家庭却因此贫困。 7. 莫将吟事废: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放弃吟诗作赋的兴趣。 8. 柳色已知春
【注释】 舅家:妻子的娘家。安人:尊称已婚女子。恸哭泪沾襟:指妻子去世,悲痛万分。经声:佛经诵读的声音。梱:同“框”,木框。则:语词,无实义。从知:得知。契:心合。夙心:早先的愿望或打算。 【译文】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 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 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 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赏析】 这首七律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秋,诗人时为江陵(今属湖北)令。陈氏
柴门 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 【注释】: 柴门:简陋的茅草门。 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指春天来了,诗人也想起了隐居的生活,于是便拿起笔来吟诗。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指春天到了,鸟儿都飞走了,只有一只白鹤在叫唤。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指春日里诗人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在花园中踏着满地的落花。 不许车尘入
松冈过许峰送葬 此行吟更苦,哭舅万山深。 处士花犹昔,何人诗在今。 奉亲无旅况,对佛动慈心。 霜夜增寒思,半床安纸衾。 译文: 我在松冈经过许峰送葬,这次吟诵更加痛苦。 舅父的坟墓在深深的万山之中,我思念不已。 曾经的处士花依然盛开,然而如今谁还有这样的诗篇? 奉养双亲没有旅费,只能面对佛像心生慈爱。 在霜夜寒冷的时刻,更加怀念家乡,半床纸被温暖如春。 赏析:
【注释】 ①师:此处指诗人的朋友王师。槐径:即槐安国,传说中的一个国度。弟:同辈或平辈之间的人。②古人谓:古时人们常说……百篇诗:指许多诗歌。和:饮宴、聚会之意。③云林酬唱:指《云林集》中酬和的诗作。僭(jiàn)述:指冒称有才而自比。鄙句:指平庸的诗句。④几番:多次。西郊路:指从京城到长安去的路。⑤逢师:遇见王师。师友:指朋友。⑥死:指去世。生:指活着。⑦云林卷:指《云林文集》。⑧西郊路
【注释】 潘氏可轩:潘姓的人可以住在这所屋子,称此为可轩。 可人居此地:《论语·子路篇》中说:“君子成人之美。”这里指君子可以住在这里。 称此可轩名:《论语·颜渊篇》说:“君子不器。”这里指君子不可以小看自己,而应该自视甚高。 力学倘无倦:《孟子·告子篇》中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是告诫人们要勤奋努力。所以这里用“力学”来勉励自己勤学苦练。
谢松冈侄惠诗 韦布名犹盛,诗书不负人。 每过临水宅,长想钓鱼身。 思苦诗难和,岁寒交始真。 乃翁怜病久,余病复兼贫。 注释: 1. 韦布:韦布是古代的一种身份,指平民百姓。 2. 诗书:诗歌和书籍。 3. 负:辜负。 4. 临水宅:靠近水的住宅。 5. 长想:常常想念。 6. 思苦:思念的苦楚。 7. 岁寒交始真:岁月的寒冷相交才显出真挚。 8. 乃翁:你的父亲。 9. 怜:怜悯。 10. 病久
【注释】 唐补阙:唐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清风亭: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门外的曲江池畔,有一座清风亭,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建造的。 遗忠荩:指为国家献身。朝盘:指朝廷。托讽深:指用诗歌委婉地表达讽谏之意。 洁己意:指清廉自持的意思。爱君心:指关心皇帝的心意。貌像意全古:指外表看起来十分古朴。 块土:指小块土地。沉:被埋没。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追忆唐开元年间名臣姚崇所作的一首吊古诗
【注释】 高氏石云:指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高常侍咏怀见赠》中“石云生处石,云生何处山”两句,此句借用其诗意。阆仙:指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野老”,又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居成都西郊,人称“杜陵”,后人尊其为“诗圣”。得句:即得到佳句,形容诗句写得好。月下自推敲:在月光下自己斟酌琢磨诗句。幽闲趣:高雅闲逸的情趣。淡泊交:与淡泊名利的人交往。水寒梅照影:冬天水冷时梅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