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颜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 注释: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如果心中缺乏对佛法的虔诚和智慧,那么他也无法真正达到佛的境界。这里的“佛”和“道”分别代表着佛教中的觉悟和道家的修养。 2. 青山白云,落花芳草。 - 注释: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青山、白云、落花和芳草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3. 若是灵利阿师,终不回头转脑。 - 注释: 如果是一个灵利且悟性高的人
【注释】 颂古 其十:指《颂古》组诗中第10首。世路:世俗之路,即仕途。水流花落知何处:典出南朝齐谢脁《拟宋玉对楚王问》。 【译文】 世间的仕途是那样的波折,你却始终不在我的身边,一旦相见,又令我伤心不已;你看那流水潺潺,花儿纷纷飘落在地,不知道它们将流到什么地方去,而洞中的桃花源别是一番春天的景象,别有一番天地。 赏析: 此为《颂古》组诗之第十首。“颂”是赞美的意思,此诗用“世路风波不见君
【注释】 有句无句藤倚树:意思是说,这首诗虽然有些字词是多余的,但是它们仍然可以构成一首诗。 元原白饭用米做:意思是说,这首诗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是它们仍然可以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 高楼吹笛柳如烟:意思是说,当人们在高楼之上吹奏笛子时,那飘渺的烟雾如同柳树一般。 满地春风落飞絮:意思是说,当春风拂过大地时,那些飘散的柳絮如同飞舞的蝴蝶一般。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诗人以藤倚树
释义: 颂古 其十二没有尾巴的大虫难以靠近,如果靠近前边就会造成伤亡。 除非自己能够解开绳索,自然地让头与尾都端正。 译文: 颂古今十二 没有尾巴的巨兽难以亲近,如果太近就会伤害生命。 除非自己能解开绳子,自然地保持头部和尾部的端正。 注释: 1. 颂古:这里指咏颂古代的事物或故事,可能是对某种动物习性的描述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2. 无尾大虫:指的是没有尾巴的大型猛兽。 3. 难傍近
注释:大观音菩萨在开示佛法,不接纳任何事物;老鼠拽葫芦有底忙,鬼争漆桶无人颂。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老鼠和鬼的争斗,表达了世间万物都在互相争斗、互相争夺利益的思想。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鼠和鬼之间的激烈斗争,让人感到既生动又有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即人们在争斗中失去了自我,忘记了慈悲与宽容
释义: 两位祖师当年创建少林寺,积雪满地直到腰间深。叉手当胸无所事事,不追求、不寻求、不感到不安。 译文: 两位祖先在少林寺建立了基业,大雪覆盖了整个庭院,直至腰部深处。他们叉手当胸,没有任何事情要做,他们不追求名利,不去寻求什么,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安。 注释: 1. 二祖:指达摩祖师,禅宗的创始人。 2. 立少林:建立少林寺。 3. 满庭积雪到腰深:积雪厚达腰部深处。 4. 叉手当胸
【注释】 颂古七:指唐代诗人王维的《颂古八十二首》。 不假文殊神通,休要罔明弹指。 不假:不用;不用什么神通。 不须:不要。 罔(wǎng)明:佛教语,即“空”的意思。 弹子:佛经中指一念心。 尔时:那一时。 会中:指佛祖集会之处,也即佛国净土。 定起:即从定中起,意谓在净土中悟道成佛。 【赏析】 此诗咏赞佛门弟子修行悟道之过程。前两句为全诗主旨句,后两句为补充说明。 诗的前两句以大段文字
注释: 胡乱三十年,不少盐与酱。 胡乱:指混乱不堪的时代。不少:很多。盐:古代货币单位。酱:古代食物调味品。这句诗意思是乱糟糟的几十年过去了,盐和酱都少了很多。 江西马大师,南岳让和尚。 江西马大师:指唐代诗人贾至(一作“济”,一说“至”),字从事,洛阳人。曾任左拾遗、司勋员外郎等职,晚年居南昌(今江西南昌)。他工诗,有《华清宫三十韵》《过贾至故宅》等名篇。南岳让和尚:指唐代高僧怀素,号大漠僧
【注释】: 迷悟髑髅前,徒劳更举鞭。 髑髅:指人的头骨。迷悟:指人对事物的认知。 徒:白白地。 持鸡狗戒:持家之规。 不学祖师禅:不修佛门禅宗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只持鸡狗戒,不学祖师禅”的画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迷悟髑髅前,徒劳更举鞭”以“迷悟”起兴,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在诗人看来
【注释】 江西一喝动乾坤:禅宗以“喝”为法门,是禅宗特有的一种教学方法。江西(临济宗)宗师大愚禅师在江西一带弘扬此教法。 大用全机:佛教语,指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 灭门:佛教语,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有例外。 三日耳聋风过树:比喻禅学的道理深奥,一般人不易领悟。 累他黄檗丧儿孙:比喻禅宗大师大愚禅师对后学的教导,使许多弟子丧命。 【赏析】 这是一首颂诗。首二句赞颂江西大愚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