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颂古》其九十一。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三脚驴子忒㬠好,长放后园教吃草。 - 三脚驴子:这里的“三脚驴”指的是一个有三个蹄子的奇特驴子,这种驴在古代可能是一种罕见的动物品种。 - 忒㬠好:这里的“忒㬠”是形容驴子特别好的意思,可能是由于它的形状或者能力与众不同。 - 长放后园教吃草:将这个奇特的驴子放在庄园的后院,让它自由地吃草。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放任自然
释义: 从来五逆怕闻雷,不似大虫看水磨。 孤峰顶上要同行,十字街头还共坐。 注释: 1. 五逆:指触犯五种死罪的人。 2. 水磨:指磨房。这里用来形容大虫的叫声,像水磨一样的声音。 3. 孤峰顶:山峰的顶端。 4. 十字街头:形容人多拥挤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物形象的七言绝句。首句“从来五逆怕闻雷”,以五逆为例,表达了一种畏惧之情;次句“不似大虫看水磨”,则通过对比手法
【注释】 猛虎:老虎。紫胡:紫色的胡豆,这里代指紫色的丝线。刘铁磨:指铁匠的打铁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老虎的诗。首句用“猛虎当路坐”,形容其气势威猛;次句用“游鱼脚底过”来形容其动作矫健灵活。三、四句用“不学紫胡老,便打刘铁磨”形容其凶猛好斗。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老虎的凶悍与勇猛
【注释】 后园:后院。 驴吃草:比喻人不务正业。 莫随:不要。 言语:指言论,即口才。 讨:争,争论。 蓦(mò)上马、跳上马:跃上马背。 腰:指人的腰部,此处作动词用。 来往长安道:指在长安城中往来。 【赏析】 《颂古》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后院里驴儿吃草,不要跟着人家去争论什么。它跳跃着跃上马背,来回在长安城里飞奔。 白话释义: 在后院里,有头驴儿正在专心致志地吃草
【注释】: 小鱼吞大鱼,门上钉桃符。邪魔俱不入,佛法也消除。 小鱼吞大鱼:喻指佛教中“小乘”的教义吞并了“大乘”的教义。 门上钉桃符:古代迷信说法,认为桃木可以辟邪。 邪魔俱不入:意谓佛教能消除一切邪恶与魔鬼。 佛法也消除:意谓佛法能够消除世间一切烦恼。 赏析: 《颂古》组诗共有九十四首,每首都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对佛教经典中的某一段经文作诠释。此诗是第九十四首,解释的是《金刚经》
【注释】: 颂古 其九十六:指《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的当阳句:比喻自己处在逆境,前途渺茫。 明明箭后路:比喻有希望,有前途。 著靴人吃肉,赤脚人趁兔:比喻处于有利地位的人可以抓住机会,而处于劣势的人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通过“射”和“兔”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两种人不同处境的描绘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颂古”,这是一首讽刺诗。全诗共八十六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意境,下面我将对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析: 1. “盲聋喑哑接不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瞎子、聋子和哑巴是无法接受治疗的,因为他们的病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在这里,“盲聋喑哑”指的是四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接不得”则是说这些疾病的治疗已经没有了希望。 2. “玄沙枉费闲心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掌中擎白日:形容手指有力,可以像手托太阳一样。 舌上覆金钱:形容口齿伶俐,言辞犀利。 壁立争千仞,毫光彻梵天:形容气势磅礴,如山峰耸立,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书法作品的诗,通过赞美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赞赏。 首句“掌中擎白日,舌上覆金钱”形象地描绘了作品中的形象,手掌如同承载着太阳一般有力,舌头上的笔锋就像金钱一样锐利
【注释】 庐陵:今江西吉安。 绣出鸳鸯任人看:指织女织的云锦和天帝织的霓裳,都是美丽无比的。 无端须要觅金针:没有理由去寻求一根能刺绣出美丽的金针。 【赏析】 此为颂古组诗之第九十二首。此首咏物,以“绣出鸳鸯”比作“佛法商量”,寓意佛家也讲究技巧与手段,其用意在于讽刺佛门中那些自认为高深莫测的人,他们不思进取,只是空谈佛法。此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杨岐老人的琐口诀,万里长城一条铁。 斫牌禅客如到来,不动金槌脑门裂。 释义:这首诗是颂古的《其九十》中的诗句。杨岐老人的琐口诀是指杨岐老和尚的口头禅,意指佛法无边,无所不在。而万里长城一条铁则是用来形容佛法如同万里长城一样坚固无比。斫牌禅客如到来是指当一位斫牌禅客(指禅宗的修行者)到来时,他的言行举止都会显得格外严肃和庄重,因为他已经达到了禅宗的修行境界。不动金槌脑门裂则是指禅宗的修行者在修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