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颜
【注释】 二乘:指小乘佛教的阿罗汉和菩萨。 何年尽:何时结束?“何年”是疑问词,表示时间上不确定的意思。 诸佛:泛指所有的佛,包括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也指释迦牟尼佛等。 凡夫:凡人。 休:停息;结束。 世情:世俗之事,人间之情。 公道:公正的道理。 人心难似水长流:人的心意像水一样,不会像水一样永不停息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感慨世事无常,人生短暂,感叹世间人情冷暖,世道艰难
【注释】颂古:唐宋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相互赠诗以表敬意的习俗。南泉:指唐代著名禅师神秀(706-774)。花发梦中春:比喻悟道之机。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以及对禅宗大师神秀的敬仰之情。 首联“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两句,表明了作者对天地万物的感悟。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源头,所以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既然天地万物都是从同一个源头来的
【注释】 官路:官府所行的道路。触行:触犯法律而行走。两家公验:指官府对两家人的公正的查验。甚分明:非常清楚明白。草里蹲身:在草丛里蹲伏着。过一生:度过一生。 【赏析】 此诗为一首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的诗歌。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一问一答。前两句写官府的不法勾当,后两句写百姓的悲惨命运。诗人运用反衬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酷。 “官路无人触自行”,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
【释义】:颂古 其八十一到老不曾开话路,临行回首却叮咛。 深深海底犹嫌浅,直向金刚水际行。 【注释】: 到老:到年老了的时候,指晚年。 不曾:没有。 开:开通。 话路:说话的渠道,比喻言论、言论的道路、途径。 临行:即将离开的时候。 回头:回过头来。 叮咛:再三嘱咐,叮嘱。 海底:喻指人的心。 犹嫌:还嫌不足。 深底:深处,这里指心里,比喻内心。 金刚:佛教语,意谓坚固不移。 水际:水边。
颂古 其八十二 乾峰不用指陈,云门休打骨董。 自然东海鲤鱼,筑著帝释鼻孔。 译文: 不必用手指指点点来评判山峰的美丑高低,也不必用手掌拍打来评判云门山的壮美与雄伟。它就像东海里的一条鲤鱼,静静地栖息在佛陀的鼻孔旁。 注释: - 颂古 其八十二:这首诗是第八十二首颂古之作。 - 乾峰:这里指的是一座山,可能是某个著名的山峰或是作者心中的向往之地。 - 指陈:用手指指点评或批评。 - 云门
【注释】:颂古 其八十七利刀自断命根,不要依草附木。 若有一法与人,永入拔舌地狱。 释义:用利器斩断自己的生命根基,不要依靠外力或依赖他人。如果有人给你施法,你将永远进入拔舌的地狱。 赏析: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一个人应该独立自主,不要过分依赖他人的观点。诗中的“利刀”象征着决断力和勇气,“拔舌地狱”则象征着不依赖他人的严重后果。整首诗寓意深刻,警示人们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颂古 其六十九 2. 一念不起须弥山,翻著襕衫退步看。 3. 直上拄天下拄地,言前荐得也颟顸。 4. 注释与赏析: 1. 颂古 其六十九 释义: 这是第六十九首关于“颂古”的诗句。颂古,通常指的是对古代诗歌、文学作品的赞美或模仿。这里没有具体的背景信息,因此无法提供更多细节。 2. 一念不起须弥山,翻著襕衫退步看。 释义:
【注释】 稽首:叩头,表示对尊者的尊敬。两足尊:佛家语,指佛陀的双足。瞻仰:仰望瞻望。不暂舍:即不离舍。眉间白毫光:佛家语,指佛像或菩萨的眉间所现的白色毫毛。照耀大千界:佛教语。大千世界为宇宙之别称,此指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的作品。贯休是一位诗僧,他以诗闻名于世。他的诗大多表现了他对佛家的敬仰和追求。贯休一生坎坷,曾三次出家,最后圆寂。贯休的诗歌多写佛教故事
【注释】 1. 尽道亲曾相见来: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我们曾经见过面。尽道,全知道;亲,指亲近的人;相见来,指见过面;2. 依前还是狗来腮(xiá):意思是说,如今还是像以前一样,被人当作狗咬着腮帮子。依前,仍然;狗来腮,比喻被狗咬着腮帮子;3. 好将大棒蓦头榍(hè):意思是说,好家伙,用大棒猛地一下打在头上。蓦,猛击的意思;榍,同“槌”,木棒;4. 贵得盲人便眼开:意思是说,这样的做法很聪明
快骑骏马上高楼,南北东西得自由。 最好腰缠十万贯,更来骑鹤下扬州。 注释: 1. 快骑骏马上高楼:形容骑着快马登上高楼的场景。这里“快”是形容词,表示速度很快;“骑”指的是骑马。 2. 南北东西得自由:意思是说在骑马的过程中,可以随意选择方向,不受任何限制。 3. 最好腰缠十万贯:这里的“最好”是一种修辞手法,表示最好的情况。而“腰缠十万贯”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商人财富的丰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