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注释】 黄医谕:指唐代著名医学家、诗人黄裳。 菊存:即《菊存》,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诗集名。 “门前三径”:语出东晋陶渊明《归田园居》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即前人所说的“桃李园”、“菊花圃”。 “潇洒傍林塘”:形容菊花生长的环境优美。 “惟栽菊”:只栽植菊花。 “其家本姓黄”:黄裳家族原本姓黄。 “严霜坚晚节”:形容菊花在严寒中依然傲然挺立,不屈服于恶劣环境。 “细雨润幽香”
雨边对菊 一片东篱菊,凄凉风雨边。 花虽黄似旧,发更白于前。 把酒伤今日,登高忆去年。 渊明曾作令,相对亦无钱。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一片东篱菊”:描述了诗人所见之景,即满园的菊花盛开在篱笆旁。 2. “凄凉风雨边”:表达了菊花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凄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3. “花虽黄似旧”:虽然花朵的颜色已经变黄,但诗人仍觉得它们看起来陈旧且不新鲜。 4.
海东青 相传产海东,不与众禽同。 两翅飞腾去,层霄顷刻中。 转眸明似电,追马疾如风。 坠得天鹅落,人皆指远空。 译文: 据说在东海之东有一只特殊的鸟,它不同于其它的飞禽。它的翅膀展开,瞬间就能飞向高空。它的眼神明亮如同闪电,追逐的速度比风还要快。它成功地捕捉到天鹅后,人们都会指向天空。 注释: 1. 海东青 - 传说中的一种稀有鸟类,传说只在东海之东出现,不同于其他禽类。 2. 不与众禽同
【注释】 陇头:指边塞,因在陇水之西故名。信:书信,此处代指梅花。侵晨:天还没亮,也就是清晨。几花:几朵梅花。地有孤根在:地中有一株孤独的梅树,即地生孤梅。春从何处回:春天是从哪儿回来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诗人对梅的赞美。“欲扣陇头信,侵晨踏雪来”,以拟人化手法写梅,写出了梅花不怕严寒、傲然挺立的姿态。“不知今夜里,先放几花开。”这两句是全词的警句,它把时间、地点和人物融在一起
【注释】 飞来峰猿:唐代诗人李白在《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中说:“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砂光出烧玉林,黄河水绕黄精宫。” 这首诗是李白为友人送行,写景抒情之作。诗中的“飞来峰”就是白鹅峰。 天竺:古印度国名。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即瞿塘峡。 画图无此奇:画上没有这样的奇景。 挂藤伸黑臂,剥果喂黄儿:猿猴攀着树藤,伸着长长的黑手臂去摘果子,喂它的幼子。 孤影池中夜,三声月下时
注释: 芳所堂:指种桂的地方。 把酒又重来:再次饮酒,感慨岁月如流。 仙凡异:指花有神仙与凡人的区别。 花分早晚开:桂花的花朵早晚不同。 满簪乌帽去:形容人像月宫里的仙人一样飘然而去。 郤诜事:指晋代郤诜的故事,他因为才华出众而被推荐为秀才,但最终未能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赏桂时所作,以桂花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功名的感慨。 首句“秋风芳所地,把酒又重来”,描绘了诗人站在秋风中
雁影 万里衡阳别,翱翔背夕晖。 数行天外过,一片水中飞。 无迹留沙渚,有声过钓矶。 回头还自顾,上下带云归。 注释: 1. 万里衡阳别:指作者与朋友在遥远的衡阳分别。 2. 翱翔背夕晖:形容大雁在空中高高飞翔,避开夕阳的余晖。 3. 数行天外过:大雁飞行时排成几行的队形,像天空中的线条划过。 4. 一片水中飞:大雁在水面上空飞翔,形成美丽的画面。 5. 无迹留沙渚:指大雁飞行时不留痕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绿阴”: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夏日景象。绿阴指的是繁茂的树木所投下的树荫,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在诗中,绿阴象征着夏天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美丽。 2. “夏木千重裹”:这句话表达了夏天树木茂密的特点。千重可能是指密集到难以计数的程度,暗示着夏天树木的茂盛程度。这里的“裹”字形象地描述了树荫浓密的样子,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印象。 3. “春无迹可窥”
夏菊 粲粲发幽芳,何愁午夜霜。 花先开六月,节不待重阳。 鼓泽应无种,东篱未有香。 王弘如此见,必遣白衣忙。 译文: 夏菊盛开,香气四溢,夜晚也不会被霜冻所伤。它的花朵在六月就已经绽放,不需要等到重阳节才开放。彭泽县可能不会种植这种菊花,东边的篱笆旁也还没有闻到它独特的香味。如果王弘看到这样的花,一定派人去采摘并急忙送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菊的盛放景象及其独特韵味
《梅影》 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 透窗疑笔写,映地若天生。 鹤步踏不动,蜂腰时自横。 几回云聚散,晦后再分明。 注释: 1. 最喜孤山夜:最喜爱孤山上的夜晚。 2. 斜枝月下清:月光洒在斜插的树枝上,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3. 透窗疑笔写:透过窗户看出去,仿佛是笔迹在纸上书写。 4. 映地若天生:映照在地上好像天生的一样自然美丽。 5. 鹤步踏不动:形容梅花的姿态优美,如同一只优雅的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