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注释】翠侍轩:指代隐逸之所。 华轩居地隐,尘世总相忘。 华美车轩隐没在深山里,尘世纷争全都抛在了脑后。 白发坐来久,青山立在旁。 年事已高,头发变白,坐在山林旁的山石上久久沉思。 两峰如拱手,一鹤自升堂。 山峦如同双手合十,一只仙鹤飞来,独自站在殿堂之上。 唯诺疑相应,松琴奏羽商。 仿佛在低声应答,松木制作的琴弹奏出羽、商二音律。 【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人隐逸山林生活状态和感受的五言绝句诗
【注释】 石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苏东坡的别墅。 绝尘纷:超脱世俗的纷扰。 霜林:经霜的树林。 寒井:冷冽的井。 范君:指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岳阳楼记》等著名作品。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杭州期间,写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表现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全诗语言平易流畅,不事雕琢,意境幽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答题点;然后要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这是要找出诗句中描述的景象、抒发的情感、描绘的画面和采用的表现手法等,还要结合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1) “湖上晴好看,雨中山更奇”,首句写晴看湖景,下一句便写雨中山色,两句一转,写出了风雨楼在变幻的天气中呈现出不同景象的特点
【注释】: ①颜容改:容貌改变。 ②羞开古镜奁:羞于打开那古铜色的梳妆台。 ③瘦添清骨相:因为消瘦而显得清秀的骨骼相。 ④白髭髯:白色的胡须。 ⑤云暗山无塔:云雾缭绕,山上不见塔影。 ⑥楼空雨一帘:楼上空荡,雨打在帘子上。 ⑦陶潜: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隐士诗人。 ⑧疏散:放浪自适,不拘小节。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时值安史之乱后,杜甫因“三难”遭贬而漂泊蜀中,心情悲苦,生活困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注意结合整首诗展开分析,注意抓住形象、主旨、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注意与注释进行比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黄金成一片,雨过唼方池。 - 注释: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雨水过后,水面上泛着金光波光。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金黄的阳光照在湖面上,湖水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了一片金色的波光。雨水过后,湖面变得更加明亮,仿佛被一层金色的光晕所包围,显得更加迷人。 2. 想尔浮沉乐,如吾爱傲时。 - 注释:我想你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注释: 冠胜轩:指诗人的书房或住所。 六桥:泛指杭州西湖的六座桥梁。 倚栏中:靠在栏杆旁边观赏。 佳处无如此:美好的景致没有比这里再好的了。 看来总不同:从远处看总是不同的。 湖光四时别:四季湖水景色各不相同。 山影半江空:江面一半映照着山峰的影子。 天开:自然生成,非人工雕琢而成。 人间笔未工:人间用笔无法描绘出这样的景色。 赏析: 首联:“冠胜轩”点明作者居所,“六桥多少景,尽在倚栏中
纸鸢 祇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注释: 1. 纸鸢:一种用纸张制成的风筝。 2. 祇是:仅仅是。 3. 凭风力:依靠风的力量。 4. 飞腾:飞翔。 5. 自不知:不知道。 6. 转来高处去:从高处飞回原处。 7. 肯顾:难道不顾。 8. 此身:自己的身体。 9. 云外:云之上。 10. 摇双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大意,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联系诗歌进行具体分析。题干中“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是赏析。赏析时一般要写明诗句的意思,写出表达效果,最后点明情感或者道理即可。 【答案】 (1)译文:蟋蟀虽小,却能伤敌
【注释】 冬夜闻蛩:在冬季的夜晚,听到蟋蟀的声音。 尚有一蛩:还有一只蟋蟀在鸣叫。 悲吟废草边:蟋蟀在废弃的草丛中悲鸣。 想于深夜里:在寒冷的深夜里。 自忆早秋前:想起过去的早秋时节。 胜负皆成梦:无论是胜是负都如同一场梦。 孤寒似可怜:孤单冷清,似乎值得同情。 晚年飘泊老:年老体衰,到处流浪。 此况亦同然:这样的境遇也是如此。 【赏析】 这首诗以蟋蟀自喻,表达了诗人晚年飘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