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纸鸢
祇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注释:
- 纸鸢:一种用纸张制成的风筝。
- 祇是:仅仅是。
- 凭风力:依靠风的力量。
- 飞腾:飞翔。
- 自不知:不知道。
- 转来高处去:从高处飞回原处。
- 肯顾:难道不顾。
- 此身:自己的身体。
- 云外:云之上。
- 摇双翼:形容风筝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 空中寄一丝:像一根线一样在天空中飘荡。
- 每愁吹断后:每次被风吹断之后,都会感到忧愁。
- 欲觅意何之:想要寻找自己飞翔的意义和目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风筝在风中飞舞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思考。首句“纸鸢”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描述了风筝随风而动,仿佛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样子。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在这种自由之中,而是通过“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两句,表达了对于自身安危的担忧。
诗中的“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描绘了风筝在高空中翱翔的画面,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最后两句“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的深层次思考。他既渴望自由飞翔,又担心被风吹断,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风筝飞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它既有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又有对束缚的担忧;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