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注】 琴书斋:指书房,藏书的地方。邺侯:指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曹丕。《三国志·曹丕传》记载:“文帝天资文藻,爱才好士,省览诗赋及王粲所著述,颇感淫荡;至于闻《子虚》、《上林》之赋,则曰:‘若吾府中足以自娱,不觉有玄鹤白鹿之求也。’”伯牙: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善于弹琴。后以“伯牙”为弹琴高手的代称。高山流水:相传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隐士俞涓和孔子的朋友伯牙共同欣赏演奏的琴曲
【注释】 门外:指诗人的住所外。喧车马:形容来者众多,车马声嘈杂。陋巷:贫穷人家居住的地方。屈三老:屈尊拜访三位年老有德之士。逍遥祠宇:诗人自号“逍遥子”,此处指其居所。容邈:徐容斋的字。精神:这里指诗人的精神风貌。 【译文】 门口车马喧哗,邻居们都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大家争着怀疑是来访一位贫穷的诗人,而不是来到一个简陋的巷子里。他们枉驾到我这里来,屈尊拜访我,我开樽(即设宴)招待他们
过净慈寺,没有看到傅无文竹院的题诗处。 轩窗明亮,一室清静。 游人闲居半日,老子乐度余生。 碧落无云,清风有竹声。 已圆龛塔成
【注释】 过林忠甫山房:经过林忠甫的山房。 虽:即使,纵然。 何殊:怎么不。 林麓间:指山中的树木丛中。 居近市:居住的地方靠近城市。 不必入深山:没有必要到深山之中去。 白日窗如炙:白天阳光照进屋里像火烤一样。 清风门自关:清风从门外吹来,把门都关上了。 留连诗酒乐:舍不得离开,陶醉在饮酒作乐之中。 坐久竟忘还:坐得时间太长竟然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赏析】 此为纪游诗,写游历山林的乐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题干要求 ,分析出本诗中的关键语句,如“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等,最后写出对关键词句的赏析。 “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越过越来溪边站立远眺,雨势越来越大,一篙子都难以触及江水了。 注释
注释:家具和妻儿,知道经过几处转移。 忍受不了多病的日子,突然想起少年时代。 犬吠声随风飘过树叶,鱼儿惊骇月光在池塘。 人生都是寄居,没有我更会流离失所。 赏析:这是一首感怀之作,通过回忆过去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家具”指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知经几处移”则表达了自己和家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奔波的无奈。“不堪多病日,顿忆少年时”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怀念,因为疾病而感到无奈
【注释】 幽居:幽静的隐居生活。入翠微:进入青翠的山色深处,形容景色优美。乐似在松时:如同在松林中一样快乐。黠禽争浴水:灵巧的鸟儿争相在水面上洗澡。戏鹊倒悬枝:嬉戏的喜鹊倒挂在树枝上。此意谁能识:这一种闲适愉悦的感觉,又有谁能理解呢?徜徉:悠闲自在的样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隐于石湖山间的生活写照。诗人自比为松,以松喻人,抒发出“清旷高妙”之趣,表现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入得善人室,尘凡一洗空。 三闾心上事,九畹国香中。 注释:进入徐容斋先生爱兰轩,仿佛洗净了尘世的纷扰。这是屈原《离骚》中的典故,意思是说,这里如同三闾大夫的居所一样,充满了高雅的气息和清新的氛围。九畹国香,指的是兰花,象征着国家的香气。 坐对清幽地,时来旎□风。 注释:我坐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欣赏着微风带来的阵阵花香。这里的“旎□”是形容风的柔美,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纷纷桃与李,不与此花同。
西湖书院重建三贤堂 其二 诗句: - 堂上瞻三像,衣冠各俨然。 - 两朝贤太守,一代老诗仙。 - 棠影春风里,梅花夜月边。 - 西湖新学校,千载后同传。 译文: 在三贤堂的殿堂之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位圣贤的塑像,他们的服饰和仪态都表现得非常庄重而严肃。 这两位贤明的太守,一个是宋朝的,另一个是明朝的,他们都为治理西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位被称为“一代老诗仙”的诗人,他的诗歌才华横溢
【注释】 石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苏东坡的别墅。 绝尘纷:超脱世俗的纷扰。 霜林:经霜的树林。 寒井:冷冽的井。 范君:指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岳阳楼记》等著名作品。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杭州期间,写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表现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全诗语言平易流畅,不事雕琢,意境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