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
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
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
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题干要求

,分析出本诗中的关键语句,如“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等,最后写出对关键词句的赏析。

“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越过越来溪边站立远眺,雨势越来越大,一篙子都难以触及江水了。

注释:越过越来溪边站立远眺。

赏析:这两句是全诗的写景之眼。诗人立足溪边,面对浩渺无际、波涛滚滚的长江,远眺天幕般的雨幕,雨势渐大,江水上涨,连船篙都无法触及江水了(一篙)。

“折苇眠枯叶”:折下芦苇做成床铺,睡在枯黄的叶子上。

注释:“苇”通“簟”,竹席;“枯叶”指荷叶。

赏析:这两句是全诗的抒情之笔。从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身处异乡而思归心切。此时,诗人正躺在用芦苇做成的席子上,睡在枯萎的荷叶之上,夜深人静之时,不禁感慨万千。

“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水连着孤零零的小岛,山峰隐没在湖水的一半之中。

注释:“连”“入”皆为动词。

赏析:这两句是全诗的描景之辞。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幽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水连着孤屿,山隐于湖面的一半之中,显得空灵而迷蒙。

“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欣喜地接近春天的路,常常在月下吟诵。

注释:吟,即朗诵。

赏析:这两句点明主旨。诗人身处异乡,身无定所,心情郁闷苦闷,但想到自己还有诗书可以吟诵,又感到欣慰。

【答案】

雨涨一篙深。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