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内容如下: 赠吾世衍 士友多交接,惟君有敬心。 少年精古篆,诸老喜新吟。 箫品神仙曲,琴弹山水音。 无人知此乐,只有竹房深。 译文: 与朋友们交往频繁,唯有你我关系最亲密。 你的才华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显露,众人都对你赞赏有加。 箫声悠扬如同仙人的曲子,琴音清雅如同山水的声音。 没有人知道这音乐之美,只有我们这个小竹房能够听到。 注释: - 士友:朋友 -
【注释】 寄赵西皋先生:写给赵西皋的一封信。西皋是赵姓,西皋先生的代称。 居官但欲归:只想做官,却总是想归隐。 每恨去官迟:每次想要离开官场,总嫌离开得不够早。 天下苍生福:普天下的百姓都享有幸福。 朝中宰相时:在朝廷中当宰相的时候。 龙蛇三寸笔:用笔如龙、蛇,比喻文才横溢。 风月百篇诗:写的诗有百篇之多,都是写风景人情。 此去除书至:这是你的信到了。 难言以病辞:难以用生病为由拒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以及注释和赏析: 一、诗句解读与翻译: 1. 三十年趺坐,何曾下此山: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长期修行于山上的静寂与孤独。"趺坐"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何曾"意味着从未有过,"下此山"即下山的意思。整体上,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在寺庙中修行多年,从未离开过山的决心。 2. 忘形超物外,无梦到人间: "忘形"指的是忘记身体的存在
赠峡山胡半村 四邻鸡犬地,花竹自我阴。 去郭不多远,入山犹未深。 林峦常在望,樵牧久知心。 他日如全隐,深居不可寻。 注释: - 四邻鸡犬地:周围的邻居家都是鸡鸣狗叫的声音。 - 花竹自我阴:花和竹子都生长在我的周围,给我提供了阴凉的地方。 - 去郭不多远:离开城郭(指世俗的纷扰)不远。 - 入山犹未深:进入山中还没有走很远。 - 林峦常在望:树林和山丘常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 樵牧久知心
赠叶肖岩 笔底妙如神,传来面目真。 便教知本相,不必问何人。 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 山林樵穫者,只是旧衣巾。 注释: - 笔底妙如神:形容文字或画作的精妙绝伦,如同神明般神奇。 - 传来面目真:描述作品的传神之处,使人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作者的真实面目。 - 便教知本相:意思是一旦了解了作品的精髓和本质,就能够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 不必问何人:暗示作品的创作者并不重要
注释: 1. 老鹤传遗韵,君诗尽可观:形容薛野鹤子继野的诗歌风格独特,值得观赏。 2. 江湖为客易,父子得名难:比喻儿子继承父业,成为名人是不容易的。 3. 草色烟城暗,蛩声秋寺寒:描绘出一幅秋天夜晚,古城被烟雨笼罩的景象,蟋蟀的叫声在寺庙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 4. 自言乡仆至,束担又长安:表示薛野鹤子继野虽然已经离开了家乡,但他的诗歌仍然能够表达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语言凝练,充满了禅意和隐逸的气息。以下是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赴供归来后,跏趺对篆熏。 赴供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到寺庙里去做佛事活动。"跏趺"是一种坐禅的姿势,表示一种静心的状态。"篆熏"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燃烧香炉的情境,香炉中的香气缭绕,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三椽忘岁月,一衲老烟云。 这里的"三椽"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房间或者房间的数量,"一衲"则是僧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谢叶诚斋金丹 往岁因痰壅,几为病废人。 金丹如不服,粉骨已成尘。 去死仅一线,更生又五春。 再深诗里债,笔砚日相亲。 注释: 谢叶诚斋:即宋代诗人叶绍翁(1269年-1339年),字子厚,号东篱,世称叶东篱、叶县尉等,自称靖逸先生,吴越(今浙江省)人,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此诗是他晚年的作品。 金丹:道教炼丹术的术语,指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药物,常用于修炼成仙
【注释】 1. 夏腊:指夏天。夏腊,即夏季的腊日,古代以立秋后的第一个辛亥日为“夏至”,夏腊就是夏至过后一个月。 2. 灵岳:指五台山。 3. 渡水:指在河中行走。 4. 行山:指在山上行走。 5. 溪畔藤:指在小溪边攀爬。 6. 心空默是印:指内心清净无杂念。 7. 雪为棱:指眉毛如同白雪般洁白。 8. 自得巡方道:指自己能够随意游历四方,不受拘束。 9. 栖禅老未能
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 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 眼前清境界,不识世间尘。 【注释】 (1)明月岩:位于云南大理苍山洱海间,为佛教圣地之一,因山石多白而名。 (2)杖锡:僧人手持锡杖,即僧杖。 (3)铁脊坐禅人:形容和尚的背脊像铁一样坚直,坐在禅床上一动不动。 (4)泉落岩千丈:意为从明月岩流出的泉水落在岩石上,溅起千尺水花。 (5)天空月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