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因痰壅,几为病废人。
金丹如不服,粉骨已成尘。
去死仅一线,更生又五春。
再深诗里债,笔砚日相亲。

谢叶诚斋金丹

往岁因痰壅,几为病废人。

金丹如不服,粉骨已成尘。

去死仅一线,更生又五春。

再深诗里债,笔砚日相亲。

注释:

谢叶诚斋:即宋代诗人叶绍翁(1269年-1339年),字子厚,号东篱,世称叶东篱、叶县尉等,自称靖逸先生,吴越(今浙江省)人,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此诗是他晚年的作品。

金丹:道教炼丹术的术语,指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的药物,常用于修炼成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金丹也常常用来象征美好、高贵的事物。

往岁因痰壅,几为病废人。

注释:

往岁:过去的岁月。

因痰壅:因为痰浊堵塞了气机,导致身体不适。

几为病废人:几乎要成为残疾人。

金丹如不服:如果不愿意服用金丹,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粉骨已成尘:即使服下金丹,也会变成尘土,无法恢复原状。

去死仅一线:要想摆脱死亡的威胁,只有一线生机。

更生又五春:重新获得生命的机会只有五个春天。

再深诗里债,笔砚日相亲。

注释:

再深诗里债:再次深陷于诗歌中的债务,即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笔砚日相亲:每天都要与笔墨纸张亲密接触,不断磨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认为诗歌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联“往岁因痰壅,几为病废人。”表达了诗人过去因为痰浊堵塞气机,几乎要成为残疾人的经历。这里“痰壅”指的是痰浊阻塞了气机,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而“病废人”则是指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能力,成为了残疾人。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曾经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坚韧精神。

颔联“金丹如不服,粉骨已成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金丹的态度。他认为,如果不愿意服用金丹,那么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最终变成尘土。这里的“粉骨已成尘”比喻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认识。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道教炼丹术的信任,相信通过炼制金丹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颈联“去死仅一线,更生又五春。”则是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认为,要想摆脱死亡的威胁,只有一线生机。这意味着他必须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追求生命的延续。同时,他也期待着重生的机会,希望能够有五次春天的时间来重新获得生命。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坚定信念。

尾联“再深诗里债,笔砚日相亲。”则是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的写照。他认为,诗歌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与笔墨纸张亲密接触,不断磨砺自己。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过去的人生经历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它既展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又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