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趺坐,何曾下此山。
忘形超物外,无梦到人间。
窗暗月来照,门开风自关。
虎狼情亦狎,夜夜庙前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以及注释和赏析:

一、诗句解读与翻译:

  1. 三十年趺坐,何曾下此山: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长期修行于山上的静寂与孤独。”趺坐”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何曾”意味着从未有过,”下此山”即下山的意思。整体上,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在寺庙中修行多年,从未离开过山的决心。
  2. 忘形超物外,无梦到人间: “忘形”指的是忘记身体的存在,”超物外”则是超越物质世界之外,”无梦到人间”意味着不再有世俗的梦想或愿望。这句话描绘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
  3. 窗暗月来照,门开风自关: 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透过窗户照射进来,风轻轻吹动门扇自动关闭。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4. 虎狼情亦狎,夜夜庙前还: “虎狼情”可能指的是凶猛的动物或是比喻危险的情境,”狎”在这里是亲近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尽管环境可能危险,但作者仍然频繁地回到这个地方,显示出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依恋。

二、译文:

三十年如一日地盘腿坐着,从未尝下山离去。
忘却身形融入大自然之中,不再做梦来到人间。
月光透过窗子洒进来照亮了房间,门扇轻轻打开自然合闭。
猛兽般的野兽也变得温顺友好,夜夜返回庙宇门前。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寺庙中修行的状态和他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作者通过反复强调自己未曾下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超脱俗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哲学思考。同时,诗中的夜晚场景和动物行为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诗意。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古代僧人的生活和修行方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