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贽
【注】铜鱼: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鱼形凭证,后借指使者;赴都:到京城去。 溪头山色雨晴初,村落人家晓趁墟。 邂逅相逢入京使,天涯含泪寄乡书。 【注释】溪头:村头。山色雨晴初:山村雨过天晴,风景如画。墟:集市。邂逅:偶然相遇。寄:捎带、寄给。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含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一位远涉关山,跋涉万里来京师朝见皇帝的使者,途中偶遇同路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凉州词其一:黄沙碛迥塞云低,苜蓿秋来长作齐。何处戍楼羌笛奏,雁行惊起日将西。 注释 1. 黄沙碛迥塞云低:形容边远地区沙漠辽阔,天空中云朵很低。 2. 苜蓿秋来长作齐:指苜蓿这种农作物在秋季丰收时长得格外茂盛。 3. 何处戍楼羌笛奏:询问哪里有边关的战士吹奏羌笛。 4. 雁行惊起日将西:描述大雁受到羌笛声的影响,惊起飞回,暗示日落时分。 赏析
【注释】 蛮溪:即溪,指湘江。叶皆流:树叶全都被雨水打湿了,都流下来了。落日猩猩啼树头:夕阳西下,山中猩猩的叫声在树林里回荡。高竹:高高的竹子。乱藤:杂乱的藤条。茅屋:用茅草盖的小房子。小:简陋。不知村落属何州:也不知道这个村落属于哪个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过湖南境内的一条溪边,看到满地落叶、听到山中猩猩的叫声,又见那高耸的竹子,错杂的藤蔓,还有那低矮的茅屋时有感而发之作
【注释】 华清宫:唐代帝王在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县)修建的行宫,以温泉著名。 华清楼阁:指华清宫的建筑。胜仙家:比仙人还要美。 树树垂杨:树上垂下杨柳。 处处花:到处是鲜花。 浴殿:温泉浴殿。 泉香:浴殿旁有温泉,水气蒸腾,香气四溢。 春正暖:春天温暖如春。 清明时节已尝瓜:到了清明时节,皇帝已经品尝过新上的瓜果菜蔬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华清宫春日景色
【注释】 废宫:被废弃的宫殿。春草离离:指春天的草丛繁茂。 零落:凋零,衰败。碑:指帝王、贵族等死后立的石碑。 黄鸟:黄莺。若知:如果知道。旧时事:往事。殷勤:形容情意恳切。啼绕:鸣叫盘旋。绿杨枝:嫩绿的杨柳树枝。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句写上阳宫荒废之景,次句写残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难辨,三句写黄鸟似乎知道宫中的往事,在绿杨枝头啼鸣盘旋,四句则借黄莺之口,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作答。首先,明确这首诗是写景的小诗,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次,抓住诗中的关键意象进行赏析,例如“寒潮”“秦淮”等,最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此诗前两句描写石头城的景色和特点,后两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 译文: 石头城依旧青山环绕
【注释】 踯躅(zhízhú):一种落叶小乔木。 款段:形容马匹的体态。 青山:指山色青翠。 吟看:指吟咏观赏。 【赏析】 诗是一首七绝,描写的是李㶿所居之地的环境景色。 首句“踯躅花开处处红”,写的是踯躅花盛开时的景象。踯躅花即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其花色彩艳丽,红黄相间,故名杜鹃。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遍地的红杜鹃比作遍地的锦绣。这种写法生动形象
注释:在月落时,我站在山城聆听鸡鸣声,归途中应该经过瀼西、瀼东一带。锦江两岸,烟雾笼罩着树丛和树木,显得空蒙朦胧,哪里传来了谢豹的叫声。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写诗人在送别蜀客之时,看到蜀地山水之美,心中生出许多感慨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蜀地的山川河流、风物人情等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释义: 陇头汨汨水长流,白草黄云总是秋。 月下征夫吹筚篥,曲中多半奏凉州。 译文: 在陇头的河边,汩汩的流水不断流淌,白草和黄云构成了秋天的背景。月光下,士兵们正在吹奏着筚篥,而曲调中大多都是《凉州》这首曲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战士们的生活状态。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陇头河水、白草与黄云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秋时节,边关景象凄凉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对士兵们生活的描绘
【注释】 闲行:悠闲自在地行走。 老去:老年。 尽将名利遣:把功名利禄全都抛掉。 原南、水北:即指洛阳城,因洛阳有南北二门而得名。 或闲过:有时也随意走过。 偶经:偶然路过。 昔日:以前的日子。 歌钟:指古时的歌舞升平景象。 秋草:秋天的野草。 荒凉:萧条冷落的样子。 落叶多:落叶很多。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诗人晚年闲适的生活情趣。首句说,人老了就把名利都抛开了;次句说,有时我也随便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