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贽
【注】1.秦淮:即南京秦淮河。 2.江总: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大臣,曾为南徐州(治所今江苏镇江市)刺史。 【赏析】《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晚春秦淮河畔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以景结情,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首句“落日潮生没浅沙”,写夕阳映照下的秦淮河面,潮水在岸边沙滩上漫过。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秦淮河边的景色,而是先写出了夕阳和潮水的景象,让读者去想象、联想
【注解】 (1)阿娇怨:即《阿娇怨》。 (2)深宫寂寂度年华:深宫,指皇宫。寂寂,寂静无声。年华,岁月,时光。 (3)愁倚云屏对落花:愁,忧愁。倚,依傍。云屏,屏风上的云雾。对,面对。对落花,即看落花。 (4)欲把黄金买词赋:黄金,指金钱、财富。词赋,指辞章、文采、诗赋。 (5)谁能识得马卿家:马卿,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这里代指才学高深的人。 【赏析】 这首小令以宫女的口吻写其幽怨之情
注释: 城都西 濯锦江头芳草绿,成都新酒家家熟。 有钱且向酒家眠,劝君莫去临邛宿。 译文: 城都西面,浣花溪边的锦江岸边,春草已经变得碧绿。成都城内,每家的酒馆里都煮着新酿的美酒。如果你手头宽裕的话,就去酒馆好好休息一下;但劝你要不要去临邛(今四川邛崃)的一家客店过夜呢?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诗。首句写景起兴,点出地点和节令。次句写成都人的生活习俗。三、四句写诗人对临邛的感慨
诗句输出: 君不见巫山高入万重云,绕山云气长氤氲。 不因日出天清朗,十二碧峰那可分。 神女行云谁复来,襄王空有旧时台。 君今去作巫山尉,日听啼猿知几回。 译文输出: 你看,巫山如此高大,直插云霄,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如果不是因为太阳出来之后天空变得清澈明亮,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峰简直无法分辨。那位美丽的神女曾经在云端行走,现在又有谁能再来呢?只有过去的襄王,还在那座旧时的台上怀念着神女
诗句注释与译文: 1. 杨柳垂垂水满陂,田家茅屋住于兹。 - 解释: 杨柳轻轻摇曳,波光粼粼的水填满了池塘;在这片田家的茅草房屋中居住。 2. 每闻鸟语知春候,常听蛙声卜岁时。 - 解释: 每当听到鸟儿的叫声,就知道春天的到来;常常听着青蛙的叫声预测年节时间。 3. 雨过田间留虎迹,泉鸣檐外落鱼池。 - 解释: 雨后农田里留下老虎的痕迹,泉水从屋外的檐下流淌进鱼池。 4. 日暖机声响萝薜
注释:紫阁琼楼,指华丽的宫殿。拂,掠过。绛河,银河。玉人,美人。贞元曲,《贞元新定乐谱》的曲调。感慨,感慨万分。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先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通过听歌这一行动,抒发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思缠绵,读来使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的标题是“铜雀台”,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注释和赏析: 1. 婵娟彩云里,高台知几层。 (注释:在彩云缭绕的天幕之中,高台仿佛有几重。) - “婵娟”通常指的是美丽的月亮或星星,这里可能暗喻着天上的景象或比喻台上的美景。“彩云”常用以形容天空的美丽,此处可能指云朵的美丽或者云雾缭绕的景象。“知几层”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高台的高度的想象或推测,可能暗示了其雄伟与壮观。
【注释】宫漏:宫中计时用的漏壶,因以“宫漏”代指宫中。坐倚熏笼:在熏笼边坐着。想旧恩:回想过去的恩情。梧桐窗:即梧桐树的窗户。照黄昏:映照着黄昏。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写的是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沈沈宫漏滴长门”,写时间推移,夜深了,而宫外的人却仍在为皇帝守着。 次句“坐倚熏笼想旧恩”,说自己独自坐在熏笼边,回忆起往日皇上对自己恩重如山。 三句“多谢月华怜寂莫”
汉江 汉江水波荡漾,像新绿的苔藓, 江上飘舞着杨花,点缀在客衣上。 流水不因人事而改变, 远行船只常带着夕阳归航。 译文: 汉江的水波轻轻荡漾,像是新绿的苔藓, 江上飘洒着杨花,落在了客人的衣服上。 江水的流动不会因为人事的变化而改变, 远方的帆船常常伴随着夕阳返回
秋夜,室内点上一盏微明的灯,灯光下照见金瓶。窗外飞来萤虫,点点飞舞。 起身走向玉阶静立良久,银河在天边闪烁,仿佛是双星渡过。 注释: 1. 兰灯微焰:兰花色的灯光。 2. 帘外飞来点点萤:窗帘外有萤火虫飞舞。 3. 起向玉阶:起身走向。 4. 闲立久:静立良久,久久地站立。 5. 银河依约渡双星:仿佛是银河在天空中闪烁,双星在天空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