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巫山高入万重云,绕山云气长氤氲。
不因日出天清朗,十二碧峰那可分。
神女行云谁复来,襄王空有旧时台。
君今去作巫山尉,日听啼猿知几回。

诗句输出:

君不见巫山高入万重云,绕山云气长氤氲。

不因日出天清朗,十二碧峰那可分。

神女行云谁复来,襄王空有旧时台。

君今去作巫山尉,日听啼猿知几回。

译文输出:
你看,巫山如此高大,直插云霄,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如果不是因为太阳出来之后天空变得清澈明亮,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峰简直无法分辨。那位美丽的神女曾经在云端行走,现在又有谁能再来呢?只有过去的襄王,还在那座旧时的台上怀念着神女。你现在要去当巫山的尉官了,每天听着猿猴的啼叫,我不禁会想,这些猿猴叫声有多少回啊。

关键词注释:

  • 巫山:中国神话中的一座山,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西北,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 高入万重云:形容巫山之高,似乎与云层相接,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 氤氲:指云雾缭绕的景象,常用来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 日出天清朗:描述太阳出来后天气晴朗的景象,暗示了一种美好而宁静的氛围。
  • 十二碧峰:指的是巫山十二峰,每座峰都是那么翠绿、雄伟,令人叹为观止。
  • 神女行云:传说中神女乘坐行云,是古代神话故事中常见的情节,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襄王:指楚怀王,历史上著名的君王之一,他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旧时台:指的是古老的台榭建筑,可能是襄王当年与神女相会的地方。
  • 啼猿:指猿猴的啼叫声,猿猴常常被描绘成忠诚而哀怨的动物形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旨在表达他对友人即将担任巫山尉官的祝福和对他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首句“君不见巫山高入万重云”直接点题,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绕山云气长氤氲”进一步强调了巫山的自然风光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之中。然而,美好的自然景观并不总是给人带来愉悦,“不因日出天清朗”一句揭示了自然美景背后可能带来的孤独和寂寞感。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即将面临的新环境的复杂情感。

诗人通过对神女的描绘(“神女行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祝福。“襄王空有旧时台”则透露出一种失落和遗憾的情绪,暗示着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最后,“君今去作巫山尉,日听啼猿知几回”这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上任的祝福,又隐含了对友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否顺利适应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不舍,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