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潮生没浅沙,秦淮两岸有人家。
当年江总门前柳,轻薄犹飞满路花。

【注】1.秦淮:即南京秦淮河。

2.江总: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大臣,曾为南徐州(治所今江苏镇江市)刺史。

【赏析】《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晚春秦淮河畔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以景结情,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首句“落日潮生没浅沙”,写夕阳映照下的秦淮河面,潮水在岸边沙滩上漫过。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秦淮河边的景色,而是先写出了夕阳和潮水的景象,让读者去想象、联想。“落日”二字,点出了时间是傍晚;“潮生”二字,点出了时间是春天。这两句诗,既写了眼前之景,又写出了时间之推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人笔锋一转,“秦淮两岸有人家”。秦淮河边,柳树青青,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人家”,既指那些在河边居住的人们,也暗指那些在朝廷中掌权的官员们。诗人通过描写河边的景色,巧妙地暗示了这些人物的身份。

诗人笔锋再次一转,“当年江总门前柳,轻薄犹飞满路花”。江总门前的柳树和路上的鲜花,虽然曾经繁华一时,但现在却已经变得凋零、枯萎了。这里的“当年”,既指过去的岁月,也指现在的局势。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色,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不满。

整首诗以景结情,寓情于景,通过对秦淮河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之情。同时,诗中的“秦淮”“人家”等关键词也富有象征意味,暗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