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依旧青山绕,城下寒潮自往回。
记得秦淮泊舟处,雁声啼向月中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作答。首先,明确这首诗是写景的小诗,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次,抓住诗中的关键意象进行赏析,例如“寒潮”“秦淮”等,最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此诗前两句描写石头城的景色和特点,后两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
译文:
石头城依旧青山环绕,城下涌来的寒潮自往自回。
记得当年在石头城下泊船时,雁声啼叫向月中而来。
注释:
石城:指金陵(今南京)。青山环绕石头城,故有“石头城”之称。青山:泛指周围山峦。
寒潮:寒风带来的潮水。自往自回:形容寒潮涌动的样子。
秦淮:秦淮河,古时又称淮水或淮渎。
泊舟处:停船的地方,这里指当年与情人相聚的地方。
雁声啼向月中来:大雁南飞,鸣叫声传遍了整个天空,又落在明月之上。
赏析:
首句点出“石头城”,交代写作背景,同时“青山”二字写出了石头城四周环山的特点,为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二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寒潮涌来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石头城的自然环境。
第三、四句以“记得”领起,回忆当年在石头城下泊船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记得”一词,不仅点出了时间上的回忆,还表明了诗人对这一生活片段记忆犹新,十分珍贵。而此时诗人却身在他乡,面对这熟悉的环境,不禁引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绪。
“雁声啼向月中来”,一个“啼”字,既表现了雁鸣的声响,也传达了人的情感,将雁鸣与人的哀怨融为一体,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深沉,更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