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贽
【注释】 流水曲:指《长门怨》。流水,泛指溪流。长门,即皇后失宠居住的长门宫,此借指宫女。曲,歌辞。 日晚潮初落,白蘋花满洲:傍晚时水涨已退,岸边的白苹花开得正盛。 中流船渡急,欲住苦无由:船只在江流中心急速驶过,想停也停不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长门怨》相传为汉成帝刘骜所制。据传说,赵飞燕与妹妹合谋杀死王皇后,后立赵飞燕为皇后,不久飞燕又以“蛊惑”罪将皇后害死
【注释】洛阳:古都,今属河南省。道作献:指在洛阳道路上设坛祭祀。吕四郎:即吕洞宾,唐代道士、神仙。 译文:挟弹冶游子,金丸手中把。忽然听到啼鸟声,勒住青骢马(骏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祭奠一位名叫吕四郎的神仙所作。“携弹”二句写自己与神仙相遇,并为之饯行的情景。“忽闻”二句写自己被神仙的仙乐所迷,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表示对神仙的敬慕之情
【注释】 1. 江渚:江边。 2. 秋:指秋天的气候。 3. 荷花渐觉稀:形容荷花逐渐凋谢,稀疏了。 4. 并:同坐。 5.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6. 归: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秋景的七绝。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晚霞映照下的江边画面,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江渚秋风起”,点题。江渚即江边的沙洲,秋风起,则天气转凉
注释: 江南行:即《江南》,这是诗人在江南所作。 其一:表示是第一首作品。 明妆:指明亮的妆容。 荡兰桨:泛着清香的船桨。 两两度横塘:两个人手挽手地走过。 忽听歌声起,悠悠云水乡:忽然听到歌声响起,宛如在云水缭绕的江南水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游历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诗人以明快的节奏,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首句“明妆荡兰桨,两两度横塘”
《长干行》 住在白门城下,在淮水边浣纱。 背对江岸向东风,低头害怕被人认出。 注释: 1. 长干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是汉时民间的一种歌曲,内容多描写男女恋情,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2. 白门:即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古称,这里指代诗人的居住地。 3. 淮水:指今天的长江下游一带,这里泛指南京附近的水域。 4. 浣纱:洗纱的意思,指洗衣服等家务劳动。 5. 向东风:面对东风
【注释】 洛城:指洛阳城。春雨馀:春天的雨刚过,尚未干透。夹道:在道路两旁。垂杨:杨柳。歌管:歌声和乐器的声音。绮楼:华丽的楼房。朝朝欢未足:天天欢声笑语,还不够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繁华都市中歌舞昇平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繁华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深入:深入其中。红妆:女子的装饰,这里指荷花。碧流:清澈的水流淌着。香风:指荷花散发出的香气。笑语:嬉笑的声音。木兰舟:木兰船,即木兰舟,一种小船。 【赏析】 这首诗是写采莲姑娘在荷花中劳作的情景。 第一句“深入荷花里”,写出了姑娘们身临其境、置身荷塘的情状,也表现出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红妆映碧流”一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红妆映衬着清波荡漾的水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荷花的美丽
【注释】 玉阶:台阶;罗帐:帷幔。银烛:蜡烛;啼:鸟鸣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独自一人漫步于庭院之中,抬头望去,只见凄冷的秋风拂动着玉阶,桂花纷纷落下,宛如一场洁白的雪花,洒满了整个院子。低头一看,发现帷帐中的银烛微弱闪烁,发出淡淡的光。抬头一望,却只见明月当空,映照出一片寂静和清冷。此时,一声哀婉的鸣叫打破了这宁静的气氛,原来是一只秋蝉在月光下啼叫,让人不禁想起离别的痛苦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锡影凌秋云,深入千峰住。” - 翻译:锡制的影子在秋天的云中飘荡,深入到千山之中。 - 注释:“锡”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金属或某种特殊的材质,“影子”指代的是这种材料反射出的光芒。"凌秋云"意味着这种光芒穿透了秋天的云层,显得格外耀眼。而“深入千峰”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光芒穿透山峰的能力。 - 赏析: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动作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注释】 ①“采莲曲”:古代歌曲名。②多情:指柳树;堤畔,水滨;袅袅,形容柳条随风轻轻摇曳;纤腰:细腰。③菱歌:即《采菱》歌。④归舟:回家的小船。⑤落潮:落时,太阳西沉;潮,潮水上涨时,水面上升,船只可以行驶。⑥赏析:这首诗以柳、菱、船为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译文】 堤岸边上多情的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摆着纤细的腰肢。 到了傍晚,菱角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