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涓
注释: 不向人间结草庐,任他城市务赢馀。 饱餐薇蕨泉中水,过眼牙签架上书。 岚气著窗云影过,钟声入梦曙光初。 高居自与禅机会,何害门稀长者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士隐逸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以“不向人间结草庐”为开篇,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志趣。接着,他用“任他城市务赢馀”来说明自己对尘世的不屑一顾。 在诗的第二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如何享受泉水和山野的美食
春谷无尘宜笑傲,蜀山有路可徘徊。 蛟龙得雨翻犹卧,雕鹗横秋又早回。 放艇几同渔父去,看棋时许野樵来。 洞前更约东风转,仙李碧桃随意栽。 注释 1. 春谷无尘宜笑傲:指春天的山谷没有尘土,空气清新,景色宜人,适合人们欣赏和欢笑。 2. 蜀山有路可徘徊:蜀山指的是四川的山脉,有山路可以让人漫步、徘徊。 3. 蛟龙得雨翻犹卧:比喻像蛟龙在雨后获得滋润后仍然盘踞不飞。 4. 雕鹗横秋又早回
【注释】 乱中自述 其二:乱中,战乱之中。自述,自我表述;即自吟自诵。二:数词,表示次第,这里指第二首。 幽居邻水竹,避地独柴门:幽居:幽静的居所;邻:靠近;水竹:水边竹林;辟地:远离尘世。独:独自,单独。柴门:用柴木搭建的门。 白日琴书净,春风燕雀喧:白日:太阳;琴书:琴、书;净:清静。清风:春风。燕雀:燕子和麻雀。 看山频矮屐,适兴任芳樽:看山:观赏山景;矮屐:小木屐;适兴:兴致相投;任
【注释】 为爱青陂:因为喜爱青陂的清幽。青陂:指青州城外的西湖。 二三杖屦(zhǎn jù)乐徘徊:两三双竹鞋,在湖边游玩而不肯回去。杖屦:指拄着拐杖步行。 道人棹(zhào)雪:道士划船。棹:用桨。今何在:现在在哪里? 野老牵衣不放回:村里一个老人拉住我的衣襟不让我走。野老:村中老人,这里泛指乡亲们。 别坞犬声风送至:我离开了山坞,狗叫声随风传来。别坞:离开山坞。犬声风送至:指我刚刚离去
山行 望望峰峦紫翠凝,杖藜补屐谩登登。 樵歌谷静声相答,雨霁林香气欲蒸。 行乐可无诗似锦,从容那用酒如渑。 何当摆脱尘中虑,许我移家共作朋。 注释: 1. 望望峰峦紫翠凝:远望山峰连绵不断,山峰的颜色如同紫色和绿色的交织。 2. 杖藜补屐谩登登:手持拐杖,穿着破鞋,漫无目的地登上山去。"杖藜"是拄着一根棍子,"补屐"是指修补鞋子的意思。"谩"表示无意义的、徒劳的行为。 3. 樵歌谷静声相答
【注释】 园林:指园中的景色。 春已半: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茅屋:简陋的房舍。 日初长:太阳刚刚升起。 水动鱼儿出:水面上的鱼游动起来。 花飞燕子忙:花儿飘散,燕子忙着飞舞。 看:观看。 云闲:悠闲自在。 坐石:坐在石头上。 征裳:出征时的服装,这里形容衣裳湿润的样子。 落落:失意貌。 恨:遗憾、懊悔。 狂:放肆、放诞。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乱世中写下的一首田园山水诗,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注释】 《乱中自述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凄苦心境。这首诗是作者在战乱中所作的一首七古。首联写自己身处乱世,却仍不忘国事;颔联写自己年幼的孩子,尚且会学说话;颈联写自己与家人一起烹茶,享受天伦之乐;尾联表达自己虽身处天涯,但仍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这首诗语言平易、质朴,意境清新淡远,情感真挚深沉。 【赏析】 这是杜甫在乱后所作
乱中自述 其四 春梦犹为客,题诗发兴清。 风帘茅店酒,晴日柳桥莺。 亲老频归觐,时危未息兵。 况来招隐计,拟问鹿门行。 注释:在混乱的世界中我如同飘泊的过客,内心依旧保持着清明和宁静。风吹动帘幕,茅草小店中斟满了美酒,晴朗的日子里,柳树桥上黄莺婉转啼鸣。家中有年长者需要我的探望问候,国家正经历着危险的时刻,但战事并未完全平息。现在想来,不如暂且放下世俗的纷扰,寻找隐居之地
诗句释义 1 “苦吟人不寐,中夜启幽扉。” - 描述了深夜中一个辛苦吟诗的人辗转难眠,打开窗户想要寻找灵感。 2. “明月霜初下,西风叶正稀。” - 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如霜般冷清,西风中的树叶稀疏凋零的景象。 3. “家贫豚有子,天冷客无衣。” - 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贫穷的家庭状况的无奈,以及在寒冷天气中无法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温暖的衣物感到的辛酸。 4. “感事忽如梦,孤萤入我帏。” -
暮秋怀归 西风三径菊,秋晚正花开。家远书难寄,天寒雁未来。 青山如旧识,白眼妒奇才。遥忆浯溪路,年年长绿苔。 注释: 1. 西风三径菊:西风在秋天吹过,菊花盛开了。三径是指三条小路,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2. 秋晚正花开:秋天傍晚时分,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3. 家远书难寄:由于家离得很远,无法寄出书信。 4. 天寒雁未来:天气寒冷,大雁都还没飞回来。 5. 青山如旧识:青山依然像老朋友一样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