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春已半,茅屋日初长。
水动鱼儿出,花飞燕子忙。
看云闲坐石,把酒湿征裳。
落落当年恨,高歌竟欲狂。

【注释】

园林:指园中的景色。

春已半: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茅屋:简陋的房舍。

日初长:太阳刚刚升起。

水动鱼儿出:水面上的鱼游动起来。

花飞燕子忙:花儿飘散,燕子忙着飞舞。

看:观看。

云闲:悠闲自在。

坐石:坐在石头上。

征裳:出征时的服装,这里形容衣裳湿润的样子。

落落:失意貌。

恨:遗憾、懊悔。

狂:放肆、放诞。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乱世中写下的一首田园山水诗,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全诗以“乱中”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首句“园林春已半”,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园林里的景色已经过了一半。这里的“园林”既指诗人所居住的家园,也暗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春天的到来,使得这个理想世界更加生机勃勃,充满了无限可能。

三、四两句“茅屋日初长,水动鱼儿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茅屋虽然简陋,但依然能享受着阳光的照射;而水面上的鱼则欢快地游动起来,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生活状态。这些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五、六两句“花飞燕子忙,看云闲坐石”,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深化。诗人观察到花在飘散,燕子在忙碌地飞翔,这都表明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了。同时,诗人也注意到了天空中的云朵,它们悠闲自在地飘荡在空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把酒湿征裳,落落当年恨,高歌竟欲狂”,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诗人用酒来消解内心的郁闷,同时也用歌声来宣泄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在这里,“落落”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乱中”为题,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融入到诗中,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