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邻水竹,避地独柴门。
白日琴书净,春风燕雀喧。
看山频矮屐,适兴任芳樽。
天地军麾满,诗成自朗吟。
【注释】
乱中自述 其二:乱中,战乱之中。自述,自我表述;即自吟自诵。二:数词,表示次第,这里指第二首。
幽居邻水竹,避地独柴门:幽居:幽静的居所;邻:靠近;水竹:水边竹林;辟地:远离尘世。独:独自,单独。柴门:用柴木搭建的门。
白日琴书净,春风燕雀喧:白日:太阳;琴书:琴、书;净:清静。清风:春风。燕雀:燕子和麻雀。
看山频矮屐,适兴任芳樽:看山:观赏山景;矮屐:小木屐;适兴:兴致相投;任:随意;芳樽:美酒。
天地军麾满,诗成自朗吟:天地:国家;军麾:军旗;满:充满;朗吟:《文选》卷四十一《七命》“朗吟”李善注:“朗吟,吟咏也。”
【赏析】
《乱中自述 其二》,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两首五言律诗之一,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幽居邻水竹”,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在靠近水边的竹林里的景象。这里的“幽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水竹”则展现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
第二句“避地独柴门”,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隐居山林的原因。他避开了纷扰的社会和政治纷争,选择了独自居住在简陋的柴门旁,过着清静的生活。这一行为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
第三句“白日琴书净”,描绘了诗人在白天时,一边弹琴一边读书的场景。这里的“琴书”象征着知识与智慧,而“白日”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
第四句“春风燕雀喧”,则是对春天景象的描述。春风拂过,燕子和麻雀在树林中欢快地鸣叫,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五句“看山频矮屐”,诗人通过观察山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他常常穿着小木屐去欣赏山景,这种体验使他更加珍惜与自然的亲近。
第六句“适兴任芳樽”,表达了诗人在享受美景时的心情愉悦。他随心所欲地喝着美酒,尽情地享受着眼前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诗成自朗吟”,则是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境。当他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他会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吟诵这首诗。这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同时,它也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