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
【题吴判官澹斋】 老氏无为宗,高人养心妙。 寂寞味无味,寡欲近道要。 嚣静两皆然,任物曾无矫。 蠹简五千言,以约揫汗渺。 爰用得其微,一言讵为少。 深功何从验,治民以无扰。 更能极异效,迥立西京表。 靖汉皮肤掇,谧齐土莫剽。 【注释】 1.澹斋:吴判官的住所。 2.老氏:指道家,这里泛指道家思想。 3.无为宗: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干预事物的发展变化。 4.高人:这里指淡泊名利的人。 5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之手,题目是《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卷首一篇次韵归之》。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巨帙赋新篇,语斗冰玉洁。 - 巨帙:指书札、诗稿等大型文献,此处指诗稿。 - 赋新篇:创作新的诗歌。 - 语斗冰玉洁:形容诗文语言清丽高洁。 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 - 咀根茎:比喻深入探究事物的本源。 - 骇枝叶:震撼心灵,启发思考。 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 -
诗句解析 1 峰峦秋翠秾 - 描述了秋天山峰的景色,用“秋翠”和“秾”描绘了山色浓丽的景象。 2. 禾黍晚露湿 - 描写了晚秋时分,庄稼被露水打湿的情景,这里的“禾黍”指的是庄稼。 3. 虽然诗兴多 - 表达了尽管有很多写作灵感,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急于回家),无法继续创作的心情。 4. 其奈归情急 - 这里的“其奈”是无奈的意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清逼蓼花风 -
【注释】 到门:指诗人去看望直方兄。哭:哭着,这里指直方兄的死讯传到。 忽:忽然,这里指突然。怪:觉得奇怪或不平常。不相迎:不迎接我。 始悟:才恍然大悟。生:活着的时候。死:死了。 非:不是。生死隔:生死两隔。即生时不见面,死后也不见面。 弟兼兄:既是弟弟又是兄长。即直方兄既像弟弟一样地照顾自己,又像兄长一样地爱护自己。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赴京应举之前。诗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直方兄家中
次韵胡庭芳别考亭夫子祠下 与易俱遁无何乡,紫阳风采犹堂堂。 伊洛诸老前慷慨,字落琬琰嗅有香。 馀或闯首藩篱傍,占辞象例终茫洋。 公剪蓁棘披羊肠,后顾万世不能忘。 攘却异论拓我疆,片言只字挥琳琅。 安定嗣法兀老苍,渔猎四裔搜中央。 蹴孔跞郑倾文场,霜刀与劂玉版方。 姓名无翼已四翔,锵然孤凤鸣朝阳。 不忝考亭斯故邦,再□足慰公所望。 笋鞋踏穿山雨凉,九曲烟霞落锦囊。 曩吾有易腾青箱,乍惊幽渺出炜煌。
【注释】: 今人万事欲心灰,忧患君曾遍历来。亲戚送将山下去,归来一饷哭声哀。 今人的心中充满了对万事的失望,你曾经历尽忧患,从不曾放弃希望。亲人为你送别,让你远赴他乡,你离去后,家人只能默默流泪,久久不能释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直方兄病逝的消息后,悲痛万分而作。前两句“今人万事欲心灰,忧患君曾遍历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逝去的深深悲痛和惋惜之情。后两句“亲戚送将山下去
【注】梦余:作者自谦之词。伯初:俞大猷的字伯初,作者的朋友。涧曲折:山涧弯曲。泉声:水声。耳畔:耳边。转:转移。遂:就。子:你。其:代词,你的、你的(指自己)。石根行步:在石头旁边行走。转耳畔水声:耳边的水声。移:改变。确固:确实。不可移:不可以改变。鸦影横空陂:乌鸦的影子横跨在空旷的地面上。 【译文】 事往孰非梦,岂必梦见之。 安知非携手,胜处真哦诗。 而子以为梦,确固不可移。 竟亦莫能辨
【注释】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一:为奉和族祖紫岩先生所作。紫岩,即曾几(1184~1267),字子宣,一字正之,号南溪,江西萍乡人,南宋诗人。 九州落编简,愁来得眺望。九州:天下。得:获得,得到。眺望:远望。 古人果有无,名存实全丧。古人:指历史上有名气的人或事。无:没有。亡:消失。 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去古:指过去的时代。邈:遥远,邈远。 【赏析】此诗作于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冬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诗句解析 1. 地卑山故崇,河黄济故清:这里描述了地势较低的地方(地卑)和高山(山故崇),以及黄河的河水(河黄济故清)。这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与赞叹。 2. 彼岂超世才,但愧吾无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彼”可能指的是其他才华出众的人,“超世才”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才能;而“愧吾无能”则表明诗人自感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平。 3. 我家壁中书
注释:我守旧说,依依盼望有奇功。 到秦的路程向东延伸,想到达何处却不知从何开始。 只为谋生而独自生活,茫然不知所措如捕风。 赏析:此诗是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的第十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无助。 兀兀守陋说,依依望奇功。 注释:我守旧说,依依盼望有奇功。 兀兀,形容人孤寂、无依的样子。守旧说,坚守旧有的学说或思想。依依,形容思念、期盼之情。 适秦辙东首,欲至当何从?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