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霆震
【注释】 城西:即指长安。录事张公:张说,唐朝著名政治家,任中书令。老且贫:年老贫穷。阖郡事:全郡的政事。云:多,如云般堆积。仓卒开城:急匆匆地打开城门。容万众:容纳众多人群。从容行酒:镇定从容地劝酒。壮三军:使三军的将士振奋、豪气勃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作者在长安城西的一家酒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张录事开城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自己希望为国家效力的愿望。
【注释】 堆:插。帽:指军帽,这里指军中的军帽。红缨:指红色装饰物。黑缨:指黑色装饰物。粉青:指淡青色。宦裤:指军装中的内衣裤,这里泛指军服。黄裙:指黄色裙子。酒楼:指酒楼里的客人。突过:冲过去。水砦:水中的栅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边塞诗,作者为岑参。全诗描绘了军营中将士的生活情景。 第一句“堆帽红缨间黑缨”,意思是军帽上插着红色的和黑色的装饰物
【注释】旌表:表彰、赞美。浮图坡:山名。白居易《长庆集》有《浮图寺秋景》,诗云:“寺临浮图北,路绕凤凰台。门开僧舍静,窗落野泉哀。树色烟中暗,钟声天外来。晚凉宜静坐,时听寺西臺。”此句即指浮图坡。白纻(zhù):白色细绢。打毬还:打马球。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唐代军营生活的诗。诗人在军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心情都写得很真切很自然,读来让人感到生活气息浓厚,真实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注释】 1. 军中苦乐谣:指《军前曲》中的“男儿缘何事,夜夜守边城?”。 2. 风欺破帽斜:风刮得破帽子倾斜了。 3. 日西跣足踏红沙:太阳落山时,光脚踩着红色的沙子。 4. 妻孥:妻子和儿女。待哺:等待喂养。 5. 流汗:流下汗水。担柴:挑柴。赴主家:到别人那里去。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他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
城西放歌 太守当年宪使除,军须供给自纷如。 白发苍头宁自暇,一宵暂向府中居。 注释: - 城西:指城西边或城外,这里指诗人的住处或他所在的地区。 - 宪使: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负责监察和司法工作。 - 军须供给:军队所需的物资供给。 - 白发苍头:指老年人和年幼的人,泛指所有需要照顾的人。 - 宁自暇:意思是自己没有时间休息。 - 一宵:一个晚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太守公务繁忙
【注释】 即事:即景吟咏。 走如麻:形容人多拥挤,络绎不绝。 逆贼凭陵势转加:指叛逆势力猖獗。凭陵,侵犯。 晓起将军忙馆伴:早晨起来,将军忙于接待朋友。 省官:指地方官吏。 遣子婿侯家:派儿子娶了侯家的女儿为妻,做官的女婿。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首句“街头昨日走如麻”,描绘了长安城头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场面,烘托出朝廷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氛围。接着两句写叛军恃强凌弱、横行无忌
注释: 1. 军中苦乐谣:描述在军队中的苦与乐。 2. 半臂缠腰帽卷毡:形容士兵的装扮和行为,强调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3. 剪裙荷叶腿齐编:形容士兵们的装束,强调了他们的朴素和实用。 4. 市西桥外看屠狗:描绘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展示了士兵们的英勇和无畏。 5. 笑掷并刀赌酒钱:展现了士兵们之间的友谊和互助,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军歌描绘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注释】 壬辰:唐天祐四年,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一年。血乱流:指战乱中血流遍城邑。丙申:指唐僖宗光启三年,即887年。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吉州人起义军曾一度占领此城。打:攻打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安史之乱”时唐吉州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首句“记得壬辰血乱流”,追怀安史之乱爆发的一年,即公元755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正是“流血漂杵”的时候。次句“血流又到丙申秋”,指出这场祸乱延续了八年
注释: 城西放歌:在城西高歌。 参政:指南宋名臣张浚,他曾派兵到江州防守。 遣军快阁下:派遣军队快马加鞭地来到城下。 寇来相遇吉塘桥:敌军来时,在吉塘桥上相遇。 横陈:摆开阵势。 江上:江中。 四十骑:四十名骑兵。 居民:老百姓。 墙屋:房屋。 免焚烧:免遭烧光。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抗金将领张浚的《城西放歌》。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抗击敌人、保卫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城西放歌 安坐辕门运六韬,寇锋压境沸如涛。 收功一战民安堵,始信将军定策高。 注释: 1. 安坐辕门运六韬:在城西安坐指挥,运用军事策略。 2. 寇锋压境:敌人的军队逼近城郊。 3. 沸如涛:形容敌军的声势浩大,如同波涛汹涌一般。 4. 收功一战:经过一场战斗取得了胜利。 5. 始信将军定策高:开始相信将军有高明的谋略和决策能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