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注释】 杂诗 其二十六:指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八达”之一管宁与华歆分道扬镳的故事。 缯纩(chēng guàng):丝绵,泛指柔软物。 藜藿(lí hè):豆茎叶,泛指贫苦人家的食物。 悬鹑(chuí chún):形容衣服破烂。鹑,一种鸟。鹑衣,即鹑衣敝,比喻衣服破烂。 瓮牖(wèng ǒu):用破瓮作窗的房屋。牖,窗户。 阘(tà)然:形容杂乱的样子。 毫芒:原指细小的毛发和光
【注释】 本:本性。智鸟:灵禽,比喻贤人。投羽:比喻自暴自弃,自取灭亡。斤斤:斤斤计较,过分地斤斤计较。忘已以仇愆:忘记了自己而怨恨别人。冥会:神妙的感应。符:应,验。倾心:专心致志。罔(无):没有。幽玄:深奥的道理。轘辕:古代的车名,此处指大车。象识:像貌,形容大车高大雄伟的样子。报施:报答,施惠。徒然:白白地。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隐士的高尚品德。他看到有人因为小过失就怀恨在心
杂诗 其二十八 的露泡中,天地折涓埃。朝阳晞华采,灭迹于蒿莱。粒粟在沧海,冥心同死灰。晶光苟自畜,神理洞八垓。呼吸原一气,同天可萦回。大有起纤芒,金风混虚台。身局浮休内,心逐浮休开。 注释: 1. 的露泡泡中,天地折涓埃。:太阳在露水里闪耀,大地被太阳照得如同尘埃一般。 2. 朝阳晞华采,灭迹于蒿莱。:太阳升起时,光辉照耀万物,但是太阳消失后,一切都归于寂静,连草也消失了踪迹。 3. 粒粟在沧海
【注释】 杂诗 其三十:杂诗的第三十首。冉冉:缓慢的样子。理言:指道理,常理。纷披:杂乱。躬行:躬亲实践。声闻:名声,声誉。过之:超过。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有言:即言行,说话办事。入道:进入正道。由不欺:由于不欺骗。谁云:谁说。异:区别,不同。万古:永远。诚:确实。一时:片刻,一会儿。 【赏析】 此诗是《杂诗》中的第二十三首。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儒者的形象自喻,表达了他对于儒家学说和道德修养的看法
杂诗 其三十一 灵草偃瑶艳,英葩怿春阳。采集登嘉荐,薰莸表时芳。 所思安可竟,涉险不得将。岂曰扩夙怀,畴能委馨香。 注释: - 灵草偃瑶艳(灵草): 指一种生长在高山或阴湿地方的珍稀草药,具有独特的香气和美丽。 - 英葩怿春阳(英葩):即“英华”,指花朵盛开的季节。怿,愉快、喜悦。 - 采采登嘉荐(采采):形容采摘的繁茂和丰富。嘉荐,美好的供品。 - 薰莸表时芳(薰莸):两种草本植物
杂诗 其三十三 蠹干岂独朽,华厦亦云摧。 巧言甘自受,媒糵信难回。 达道处常变,曲形遗世埃。 荣华桃李场,青松颜色衰。 年貌委时代,苦心已多乖。 如何蹈机士,冉冉在蒿莱。 注释: 1. 蠹干岂独朽:蛀虫的木头怎能单独腐朽?比喻事物不能孤立存在。 2. 华厦亦云摧:华丽的建筑也会变得倒塌。 3. 巧言甘自受:善于言辞的人往往乐于接受。 4. 媒糵信难回:像发酵剂一样的作用很难改变现状。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中的一首,共二首,此为第二首。 诗句解析: 1. “山中有伟士,周世寡同调。”: - 注释:“伟大的士人,但世上少有能理解他的同道中人。”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才华出众但难以找到理解者的遗憾。 2. “人言长安乐,出门向西笑。”: - 注释:“人们说长安(古都)很繁华,但当离开时,却只能向西微笑。” -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异的感慨。 3
杂诗 其三十四 鸡鹜无知者,举世争辨之。 冥冥生昭昭,人物起是非。 禽兽有素性,人心或天欺。 鉴烛析尘微,自谅靡不私。 吾欲一真赝,彼弃我不违。 励古以成愚,封巳恒若遗。 何暇亹亹仁,将全矜恕慈。 圣哲欲如天,无言行四时。 译文: 鸡和鸭是无知者,世人争相争辩它们。 在混沌中生出光明,世间的人事产生了是非。 禽兽天生具有本性,但人心有时会欺骗自己。 用明镜来分辨微小的尘埃,自我反省没有私心。
这首诗的原文是: 杂诗 其二十七 清时被雅素,联轸皆良朋。 名都倍美丽,嘉游自兹兴。 时日蔼春华,芳树鸣仓庚。 山川叩隐游,城阙罗簪缨。 在位多君子,侧睹泰阶平。 从容取闻暇,广筵喜合并。 觞行酒无度,饮至或忘形。 诵德掞文言,记辞屡叨名。 往游随梦化,结想空如酲。 再歌鹿鸣章,感时怀友生。 岂无向来心,已矣非我情。 译文: 清正廉洁的时代,我们都是高雅的朋友。 名城更加美丽
【注释】 杂诗:乐府古题,内容不拘一格。此篇当为汉末建安诗人所作。 羃历:徘徊流连。 二妃:指帝喾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传说帝喾死后,葬于九疑山(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他的两个妃子也葬在那里。 重华:帝喾的谥号,这里用作对帝喾的尊称。 竹上泪如雨:相传帝喾的两位妃子在九嶷山哭泣,泪水洒满了竹子,好像下雨一样。 抔土:一堆泥土。丘墓:坟墓。 如何:何等,怎么。无知处:无知无觉之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