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服世冉冉,理言亦纷披。
躬行实不逮,声闻每过之。
君子重有言,入道由不欺。
谁云异今昨,万古诚一时。
【注释】
杂诗 其三十:杂诗的第三十首。冉冉:缓慢的样子。理言:指道理,常理。纷披:杂乱。躬行:躬亲实践。声闻:名声,声誉。过之:超过。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有言:即言行,说话办事。入道:进入正道。由不欺:由于不欺骗。谁云:谁说。异:区别,不同。万古:永远。诚:确实。一时:片刻,一会儿。
【赏析】
此诗是《杂诗》中的第二十三首。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儒者的形象自喻,表达了他对于儒家学说和道德修养的看法。
“儒服世冉冉,理言亦纷披。”儒服,指身穿儒服,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服饰。世,指世间。冉冉,缓慢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儒服的穿着,给人一种从容、淡定的感觉。理言,指道理和常理,这里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哲学。也,表修饰关系,表示修饰语修饰名词,使名词更具有表现力。纷披,指杂乱无章、纷繁复杂。这里用来形容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哲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躬行实不逮,声闻每过之。”躬身实践,实际上远远比不上别人。声闻,指名气、声誉。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言行与别人的名声相比,差距很大。每,常常。度,比得上,赶上。过之,超过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言行与别人相比相差很大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儒家强调的实践和行动精神。
“君子重有言,入道由不欺。”君子重视言行一致,强调诚信为本。入道,指进入正道。由不欺,因为不欺骗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这两句诗表达了儒家的价值观,即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走向正道的重要品质。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们,他们注重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以此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谁云异今昨,万古诚一时。”谁说今昔不同,永恒的真理就是此时此刻。这句话表达了时间流逝的客观事实,同时也强调了真理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这里的“万古”指的是永恒的时间,强调时间的无限性;“一”,指此时此刻,强调时空的相对性。诚,确实如此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恒的真理就是此时此刻,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真理和价值。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儒家思想的作品,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历史的评价,展示了儒家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