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题解】此诗为《题画》其二。诗人以画为友,借画抒怀,抒发了因时局动荡而无法安身立命的感慨。 绿水青山草泽春,悠悠舟楫寄闲身。 绿水:泛指清澈见底的水。青山:山色青翠。草泽:草木繁茂的湖泽。春:春天。 悠悠:悠闲的样子。 舟楫:船桨。 寄闲身:寄托于闲适之身。 五湖:泛指长江下游一带湖泊。 沦落:流落,漂泊。 无知已:没有知心朋友(已,同“己”,自己)。 䲭夷:古地名,在今安徽泾县北。 识故人
注释: 断岸上芦花飘落在海面上,一朵朵扑向波浪溅起的水腥。一对天鹅栖息在这长长的汀洲。 它们飞翔时没有飞到云霄之上,不会靠近蓬蒿而害怕海中的鱼鹰。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水禽的诗。首句“断岸芦花扑浪腥”,以景起兴,描绘一幅秋末冬初的芦花图。第二句“一双栖泊向长汀”,写双天鹅栖息在长汀上,是画面的重点;第三、四句则通过写其飞翔和对鱼鹰畏惧来衬托双天鹅的高贵气质。全诗语言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形象生动
诗句输出:自分青萍閟紫芒,谁论铁笔厉秋霜。 译文注释: - 自分:自己判断,自觉。 - 青萍:指宝剑,古代剑鞘常以青萍为饰。 - 閟(bì):封闭,这里指收藏。 - 紫芒:紫色的锋芒,这里比喻宝剑的锋利。 - 铁笔:指用铁制的笔,这里比喻文笔犀利。 - 秋霜:秋天的霜,象征清冷、严厉。 - 银筝不是弹明月,闷向空山泣凤凰。 - 银筝:银色的筝乐器。 - 弹明月:指弹奏琴曲《广陵散》。 -
注释: - 三千里外书能到:意思是说,尽管距离遥远,但我的书信还是能够到达。"千里之外"和"三千里外"是相同的表述,都是强调距离之远,而"书能到"则是指书信能够到达目的地。 - 五六年间事已非:意思是说,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事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五六年"和"几年"是相同的表述,都是指时间长度,而"事已非"则是指事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 今日徒将天下泪,倚天倾作万珠玑:意思是说
第一句“时来轩冕可能逃”,意为:时机来了,我或许可以逃离官位。这里用了“轩冕”一词,指的是高官显爵,表示作者渴望离开官场,过上隐居生活。 第二句“君有长才信所遭”,意为:您的才华出众,必然得到重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孙行简的赞赏,认为他具备成为大材的潜质,必定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第三句“莫遣蒲轮恐山客”,意为:请不要派蒲轮车来接我,以免让我成为山中隐士
【题解】此诗当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诗人被贬为处州知州时,时年五十一岁。 【注释】五湖:指太湖一带。五、六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五湖,即太湖。白眼江干笑问津:意思是在太湖边上,诗人不屑地对那些前来问路的人说:“你们不要来打搅我的清静。”白眼,形容傲岸的神态。五湖,泛指太湖一带水域,因这里水多,所以称为“五湖”。 狂流更有济川人:意思是太湖虽大,但也难容所有的人。狂流
【注释】 返棹图:归船图 扁舟:小船 狎(xiá)白鸥(ōu):和鸥鸟亲近 棹(zhào):船桨 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吴郡(今苏州市)。这里是诗人的故乡。徐庶:三国时蜀国谋士,字元直。 公侯:指高官显爵 【赏析】 《返棹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归隐生活情趣的七言诗。全诗四句。首句写诗人归来后驾着小船在江上游玩,二句写自己与白鸥亲近,三句写诗人到江东去拜访徐庶
【注释】 1. “苍松图”:即“苍松”,以松为题材的画作。 2. 绿竹如云草阁寒,门前流水五湖宽:描绘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门前是一条清澈的溪流,流淌着宽广的水波,远处有五座湖泊。 3. 长松自挺山林气,莫作当年柱石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以“苍松图”开篇
【注释】 有感:有感慨、有所感触。云林:指鹿门山中的山林。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长路:漫长的道路。嚣尘:喧闹的尘埃。倦:疲倦。自信:相信自己。庞公远城府:相信自己远离了官场的纷争。不因名姓在人间:不因自己在人世中留下姓名而感到荣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抒发。 首句“云林遥隔鹿门山”,点出诗题,交代了诗人隐居之所。第二句“长路嚣尘倦往还”,写自己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
《游仙诗·竦身徐步达清都》是晋代诗人郭璞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遥望天空,渴望飞升成仙的情景。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的每个部分: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竦身徐步达清都”:意指这位士人缓步行走于清幽之地,心中向往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 “下视茫茫历劫污”:表明他向下望去,看到的是历经沧桑、被污染的世界。 - “欲倒天瓢浇九域”:比喻想要借助神奇的天瓢来拯救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