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注释】 支离:衰败。鬓毛毵:形容头发稀疏花白。为爱:因为喜爱。丘樊:山丘。蔚蓝:深绿的树林,即青林。茅屋石田:草堂石地。孤屿外:孤岛之外。竹林莎径:竹林中小径。渭莘:地名,在今陕西。雄业:伟大的功业。箕颍:地名,在今河南。闲情:悠闲的心情。顾我艰难安出处:想到自己处境困难。感君交谊共忧惔:感激你对我情谊深厚,与我共同忧虑。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夏秋之际
入山后复次前韵 鹫岭风云护阒寥,绣峰云树倚岧峣。 人疑庐阜邀莲社,涧似天台跨石桥。 陶令已谐开士约,虞人何荐大夫招。 遥瞻锡影回苍峡,始觉铃声下紫霄。 注释: 入山后:进入山林之后。 复次前韵:再次吟诵之前创作的诗歌的韵脚。 鹫岭风云护阒寥:鹫岭上风云缭绕,守护着寂静的空谷。 绣峰云树倚岧峣:像绣一样的美丽山峰,云雾缭绕,树木高耸,显得格外高大挺拔。 人疑庐阜邀莲社
乌帽西风两鬓毵,远寻高隐叩精蓝。 山腾玉气风云表,地插金精象纬南。 盖世勋名情愈薄,居闲耕钓老逾耽。 游从剩有东林兴,已觉羁心散内惔。 注释:乌帽子,形容人头发花白(或为乌纱帽)。西风,代指南归的秋天。精蓝,指深山幽谷之中的高僧。 山腾玉气风云表,地插金精象纬南。 盖世勋名情愈薄,居闲耕钓老逾耽。 游从剩有东林兴,已觉羁心散内惔。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准确细致地阅读诗歌,把握其情感、主旨及艺术手法;同时结合诗中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归来一榻卧松云,徙倚檐峰对夕曛”,这两句写诗人的居处。诗人在山中隐居,以松为伴,以云为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友人一起饮酒谈心,共商大计,不觉日落西山。这里的“夕曛”即夕阳,是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人用“徙倚”一词形容自己悠闲的样子
绿竹新编护槛篱,清泉缓引放生池。 拈花已得单传意,弹指何妨出定时。 牧笛斜阳黄犊下,钓台秋水白鸥期。 相携喜共烟霞赏,况有淮南咏紫芝。 注释: 游正观寺次刘绍韵 其二:游览寺庙时,我跟随诗人刘绍的诗句创作了这首诗。 绿竹:绿色的竹子。 新编:新的编制或编排。 护槛篱:保护栏杆。 清泉:清澈的泉水。 缓引:缓慢地引导。 放生池:用于放生的动物或物品所在的水池。 拈花:比喻领悟佛法、道理。 单传意
王鹤林造墨 闻道鹤林王墨卿,松烟金屑乳琼英。 分来羽客丹砂和,借得嫦娥玉杵成。 九域舆图增焕发,千秋纪载睹文明。 凭君莫入编修馆,唇吻雌黄失正情。 注释: 1. 王鹤林造墨 - 指王鹤林制造的墨。 2. 闻道鹤林王墨卿 - 听说鹤林有个名叫王墨卿的人擅长制墨。 3. 松烟金屑乳琼英 - 形容墨的香气如同松烟、金屑、乳白色的琼英(珍贵的玉石)一般珍贵。 4. 分来羽客丹砂和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判断. 此诗首联“海峤东边眩锦暾,幽寻应到上蓝村”,是说东海之东边有炫目的锦暾,我幽然寻觅应到上兰村,这两句诗写诗人的游踪,由海峤向东行,直至上蓝村.“海峤”即海角,“东边”是泛指.“眩锦暾”是说锦暾绚丽多彩,光彩夺目
诗句解释 1 龙安豪客气如龙 - 此句描述了龙安县的豪迈气质和气度,如同一条巨大的龙。 2. 秩秩宾筵异味重 - "秩秩"意为盛大的样子,"宾筵"指的是宾客的宴席。这句诗表达了在宴会上各种美味佳肴的味道都非常浓厚。 3. 少室山林无俗气 - 少室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清幽、自然的氛围著称。这句诗表达了少室山中没有世俗之气,保持了其原始的自然美。 4. 桐江水石有遗踪 -
次韵刘二绍菊节日与友兴云峤登高之作他乡此日共登台,八表微茫望眼开。 江海岁时佳节换,山川云物杪秋来。 风琴清宴欢朋集,鹤发高堂忆子回。 枉辱亲亲敦世好,望云惭举菊花杯。 译文: 他乡今日共登台,八表微茫望眼开。 江海时节逢佳节,山川云物入秋天。 清风明月宴上聚,白发高堂忆子归。 遗憾辜负亲友情,望着云影羞举杯。 注释: 1. 他乡此日共登台:在异乡的今天一同登上高台。 2. 八表微茫望眼开
【注释】: 游正观寺次刘绍韵 其一黄花樵悴倚东篱,碧草廉纤蔓曲池。 入室早逢僧慧可,来游还共郑当时。 山川佳气寰中胜,云水高踪世外期。 今日上方随喜去,秪应祗树采三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正观寺时所作,其内容如下: 首联“黄花樵悴倚东篱,碧草廉纤蔓曲池。”描写了诗人在东篱下采摘黄花、倚靠曲池边观赏碧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态。 颔联“入室早逢僧慧可,来游还共郑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