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 1. 壮游千里叹孤蓬,中道知非返故丛。 - "壮游千里":形容远行万里的豪迈行程。 - "叹孤蓬":比喻自己像孤高的蓬草,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 "中道知非返故丛":意指中途意识到自己应该回到原来的群体中去,而不是继续独自前行。 2. 浪有才名闻海内,只凭生计在山中。 - "浪有才名":虽然有才能和名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题目为《次韵饶晟秀才见赠 其二》。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释: 1. 饱闻龙卧蛰江湖: - 饱闻:表示充分听到或见识到了。 - 龙卧:比喻隐居生活。 - 蛰江湖:指隐居于江湖之中,不问世事。 2. 天壤闲云与卷舒: - 天壤:指天地之间,泛指广阔无垠的空间。 - 闲云:形容云彩悠闲自在的样子。 - 卷舒:指云彩的聚散变化,这里比喻事物的变化。 3. 祖训百年高士传:
【注释】 栖蓬:栖息在蓬丛中。 故林:故乡的树林,这里指家乡。 彩服:古代官员所穿的礼服。趋庭孝(qū tíng xiào):形容子女对父母有礼。 牙签:书签。插架书:把书插在书架上。 刳竹引(kū zhuī yǐn):用竹子制成的笔筒来盛毛笔。莆田:地名,今属福建,这里泛指地方。经锄:经过锄头耕作。 超然志:高远的志向。 磊磈(lěi lěi)舒:心胸豁达舒畅。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整首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句。 1. 诗句解析: - “兜率重开此土新”:兜率宫重新开放,使得此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 “黄金楼阁是通津”:形容黄金装饰的楼阁如同通达的交通要道。 - “仁周世谛含诸有”:世间万物都包含于“仁周”的哲理之中。 - “体绝孤圆湛一真”:本体是完美无缺、圆满统一的真理。 - “凡圣混融超法网”:凡夫与圣人在佛法中融合无间,超越了一切束缚。
【注释】 1. 狱中元夕:即元宵之夜,古人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夕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或“灯节”。 2. 思亲泪尽:思念亲人,眼泪已经流干。 3. 彩服心违滞楚囚:穿着华丽的衣服,内心却像被囚禁的囚犯一样。 4. 灯月不孤:虽然没有家人陪伴,但有月亮相伴。 5. 枭鸾:指传说中的一种鸟,常在夜晚发出凄厉的叫声。此处借指诗人内心的悲鸣和哀怨。 6. 殷子明夷:殷商时期的一位贤人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解释: - 羡子衡茅守定踪,神交道义意弥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羡慕之情,他羡慕朋友能够守住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同时,他也赞赏朋友的道德操守,认为他的道义之心非常恭敬。 - 草深平野骑苍鹿,云满清溪放白龙。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骑着苍鹿穿越草深的平原,看着云满的清溪流淌着白色龙影
【注释】 又用韵二首奉答 其二:梦中见到云霞,我穿上了赭袍。飞烟冉冉紫京遨。璚林碧玉三田暖,仙掌黄金一柱高。化气赘疣归大幻,刚风身世翼轻毫。苏枯不用天瓢滴,挽取银河泻瀑涛。 【赏析】 《又用韵二首奉答》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所见的神奇景象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以梦中的景象为线索,通过描写仙境中的美好景色和神秘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霁南天楚水新,慈航北上泛通津。 - 译文:在雪后晴朗的天空下,南方的江水显得格外清新,慈悲之舟向北驶去,泛游于通津之上。 - 注释:慈航通常指佛教中的慈悲之船或象征慈悲的使者,此处可能指某位僧人或修行者。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北行船只及其承载者的祝福。 2. 呈桡已拟千人渡,见影方传一脉真。 - 译文:船桨扬起,仿佛要渡过千军万马
皎皎寥天璧月新,流光大地烛迷津。 【注释】: 皎皎:明亮的样子。 寥天:辽阔的天空。 璧月:圆月如玉。 新:新鲜、美好。 流光:流星般的光辉。 大地:人间世界。 烛迷津:像蜡烛般照亮了道路,使人迷失方向。 已堪:已经很合适了。 息影:比喻隐退。 观沤泡:观察水泡的起灭。 不用当台觅镜真:不必到高台上去找那面真的镜子。比喻不必追求虚名。 道上纱笼腾石马,眼中金屑眯枫宸。 【注释】: 道上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凤凰的形貌,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 。 入理问所作 注释:进入道理中来询问自己的所做。 译文:进入道理中来询问自己的所作。 罗网还堪致凤凰,亭亭飞影企朝阳。 注释:用网罗捕捉凤凰,亭亭玉立的身影仰望着朝阳。 译文:用网罗捕捉凤凰,亭亭玉立的身影仰望着朝阳。 南图已分添希有,西狩何劳获不祥。 注释:南方的地图已经划分出来,增添稀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