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泪尽血俱流,彩服心违滞楚囚。
灯月不孤囹圄夜,枭鸾何憾网罗忧。
楚家亡狖延林木,殷子明夷顾匹俦。
不有司空发冤狱,经天紫气几时收。

【注释】

  1. 狱中元夕:即元宵之夜,古人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夕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或“灯节”。
  2. 思亲泪尽:思念亲人,眼泪已经流干。
  3. 彩服心违滞楚囚:穿着华丽的衣服,内心却像被囚禁的囚犯一样。
  4. 灯月不孤:虽然没有家人陪伴,但有月亮相伴。
  5. 枭鸾:指传说中的一种鸟,常在夜晚发出凄厉的叫声。此处借指诗人内心的悲鸣和哀怨。
  6. 殷子明夷:殷商时期的一位贤人,他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与世无争。
  7. 司空:古代官名,负责审理案件。发冤狱:处理冤案。几时收:什么时候能结束这种痛苦?
    【赏析】
    《狱中元夕》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狱中元夕”为题,描绘了诗人在监狱中的元宵夜所经历的场景和感受。
    首句“思亲泪尽血俱流”,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悲伤。泪水已经流干,鲜血也在流淌,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绝望。
    次句“彩服心违滞楚囚”,诗人身着华丽的衣服,内心却像被囚禁的囚犯一样。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身份的反差,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第三句“灯月不孤”,虽然没有家人陪伴,但有月亮相伴。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第四句“枭鸾何憾”,借用传说中一种鸟(枭)的叫声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悲鸣和哀怨。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抗争。
    第五句“楚家亡狖延林木”,描述了楚地的山林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度过的时光。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殷子明夷顾匹俦”,引用了殷商时期的贤人殷子明夷的故事,表示自己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生活的决心。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品德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抗议。
    最后一句“不有司空发冤狱,经天紫气几时收”,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司法的期待和对社会腐败现象的批评。这句诗既揭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关切。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元宵夜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想追求。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色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