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
诗句解释与赏析: - 沁园春 · 东馆路中: 这首《沁园春》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作,其中“东馆路中”指的是他在东馆的路上行走。 - 自笑平生: 表示作者回顾自己一生,对自己的行为和成就感到自嘲。 - 一事无成: 指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做成任何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 险阻备经: 描述了作者在国家动乱、战乱频繁的岁月里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 - 丁年去国: “丁年”是指壮年时期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充然乐我饥,怡然栖我神”一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感受的表述。“朝光连暮色,佳意含馀春。心境一融会,世味殊未真
我生爱林泉,俗事常鞅掌。 十年苦烦剧,一念愈倾仰。 峰峦看画图,云烟入想像。 久成心上癖,欲忍不可强。 荷有敬斋公,恒以善相长。 携我游黄华,一洗尘虑爽。 行行叹奇绝,举目皆胜赏。 镜台耸百崄,瀑布落千丈。 石苔积重痕,溪风动幽响。 使我躁竞息,使我心志广。 恍如梦中身,翱翔千古上。 回首声利场,谁能脱尘网。 我老得仁心,动作皆可像。 还家拟邻居,求田冀接壤。 便许朴钝质,于此静中养。
【注释】 ①干戈:战争的武器。恣烂熳:放纵,任意。时屯:乱世。中原:指中原地区。失鹿:指后汉献帝初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竟:终究。沧海:大海,比喻广阔的天地。变飞尘:变成飞尘。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我自知没有能力保全乱后的生活。②遗芳:留下美好的香气。藉:依靠,依托。先人:指祖先。③俯仰:低头和抬头。油然:自然,自然而然的样子。④儋石:指贫瘠的土地。儋州古治在今海南岛儋县。春:春天的气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送窦司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初来识君面,此行见君心。 匡时有长策,虑远忧且深。 俗情取近效,雅意入幽沈。 人生贵所依,所依贵知音。 知音得长布,身将比黄金。 我本贫贱士,多思委相寻。 未得办一饭,胡为遽分襟。 征鸿出远塞,西风动疏林。 去去渺万里,何年酒同斟? 含情望无极,白云障孤岑。 译文: 初次见到你的面孔,这次见面我看到了你的心灵。
和吴行甫雨雹韵(选自《全唐诗》) 青山偃蹇与世疏,只将秀色供吾徒。 金灯峰上诗千首,挂镜台前一杯酒。 人间万事尽浮云,故人曾为相思否? 云边鸾凤玉鞭鸣,跛鳖蹒跚叠茧生。 天末碧云凝远思,夕阳无语下西城。 注释: 1. 青山偃蹇与世疏:意思是青山高峻挺拔,远离尘嚣,独自与世俗疏远。 2. 只将秀色供吾徒:意思是只有这些美丽的景色来供奉那些志同道合的人。 3. 知君如我有山癖
读东门行 贵德德乃显,尚力力为优。二者各有时,天运非人谋。 举世皆好义,贫贱固可羞。天下方事强,声誉将何求。 人生会此意,出处皆无忧。但恐利欲驱,由非所当由。 足蹑虎狼尾,手撩虺蛇头。一触祸患机,相寻遽难休。 新闻李侯子,快意复父雠。雄名与英概,一日倾九州。 美事固可羡,犹当究源流。掘地得深泽,积土为高丘。 造端起不平,是果谁之尤?君子慎谋始,责躬重以周。 弱德较强力,明知势难侔。驰马走峻坂
和吴行甫雨雹韵 山风突起凌碧虚, 怪状奇态成须臾。 惊风急雨迸飞雹,飘骤散落千万珠。 半空光冷掣电火,平地声走轰雷车。 神龙奋怒乃若此,不识造化将何如? 默知嘉禾半漂没,坐看积潦横穿窬。 小民咨嗟复愁叹,谩执俗议尤当途。 当途于今藐房杜,机略自知天下无。 有才足使人羡慕,有势足使人奔趋。 暇考阴阳论调燮,暇纾徵敛矜号呼。 今年金缯满千驮,明年好上登封书
【注释】 平生:指平时。尚求友:还希望结交朋友。起愁叹:心中忧愁而叹息。何日当西之:何时能与你一起西行。拟议:商讨。 【赏析】 此诗作于元结与李白的相识之后。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生平尚求友,得友还差池。”诗人一向渴望交友,然而却未能如愿以偿,所以心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 “中怀起愁叹,欲别难为辞。”诗人内心充满忧郁,难以割舍这份友情,因此感到十分难过。 “试将问吾庐,何日当西之
【注释】 南山:指山南山下的村庄。雾昏昏:迷蒙的烟雾。便合:就该,应该。潜身:隐藏。不出门:不外出。半途:中途。风雨横:狂风暴雨袭来。仓惶:惊慌失措。何处:哪里。觅(mì):找。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在旅途中遇雨时的情态和所感。 “南山已见雾昏昏,便合潜身不出门”,起首二句,点出时令是秋冬之交。此时,山南山下一带已是一片蒙蒙细雨,笼罩着整个山村。由于连日阴雨,空气潮湿,加上秋风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