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金
【注释解析】 幽幽:幽远的样子。 靡靡:香气衰歇。 皎皎:明亮的样子。 冥冥:昏暗貌。 流尘:指飞尘飘落如流水般。 虚幔:空荡的帷幕。 无论欢意消,日复愁思乱:不管欢乐的情绪如何消退,日复一日地忧愁思虑纷乱。 魂伤夕方永,气变秋将晏:悲伤的心情在黄昏时分更加深沉,秋天来临的气息使人感到忧郁不安。 当窗惨断素,捐箧悲柔翰:面对着窗户悲痛地撕断了洁白的纸张,伤心地扔掉书箱中的柔美文稿。 忆初成好合
【注释】 1、罗幕:用丝绸做成的帷幕。罗:古代丝织品名。 2、阶戺:台阶的边际。 3、淑德:贤淑的道德品质。 4、孤魂将安止:死者的灵魂将往哪里安息? 5、迢迢:遥远的样子。 6、湛湛江中水:江水在山间回旋流动。 7、忧思何能齐,日月从此始:忧虑和思虑怎么能同时得到解决,从今以后,日月就要重新开始了。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全诗共四首。第一首写惊风扑动罗幕,明月照着台阶。第二首写春草忽然不芳
【注释】 入室二首:这是作者的《入室二首》。 妆阁:指梳妆之台。长夜:漫漫的深夜。 幽兰坐复春:幽兰在夜里也开放,犹如春天一般。 挑锦字:挑出美丽的字句。 罗巾:用罗布制作的头巾或手帕。 故物:旧日之物。 萧条:冷落、寂寞。 网尘:蛛网积尘。 赏析: 此诗描写闺中女子的寂寞生活,通过写其“入室”、“梳妆”以及“挑锦字”等动作,表现了她在漫长的黑夜中的孤寂和无聊。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丽幽雅。
【注释】 入室二首:作者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自洛阳回故乡时所作的诗。第一首描写室内的景色,第二首则描写室外的景物。虚窗明月满,芳砌绿苔滋。花间时染翰,尚忆解题诗。寂寞幽泉下,贞心空自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开元二十四年自洛阳回故乡时所作。首句“入室”点题,说明是写室内景物。次句“月满”,写月光如水洒满房间,照得室内明亮。第三、四句写室内陈设,以芳草映衬室内之幽寂。第五、六句写室内主人
【注释】长衢:宽阔的大道。流波:水波。都人:京城中的人。明肌艳朝霞:肌肤如晨霞般美丽。芳尘:香气四溢。调笑相经过:调戏、嘲笑地走过。豪右:豪门贵族。时俗:当时的风气、习俗。朱颜:红颜,指美女。春华:春天的美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长安城中少年游春的诗。首二句写长街平坦宽广,小路上车辆络绎,车行如流;上三句写京城中的人儿个个美如朝霞;下六句写这些少年轻薄之徒,在街头调笑戏谑,任意胡为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解析: 1. 题章存诚十三马图 - 这是诗的标题,意指韩干画的十三匹马图。 2. 韩干画马天下闻,笔力远到曹将军 - 韩干的画技和画技的流传。 3. 忽从座右见神骏,落日萧萧愁暮云 - 突然在座位右边看到了一匹神骏之马,黄昏时分的落日与愁云相映衬。 4. 雄姿利气闲且逸,雾鬣风鬉十三匹 - 描述马的雄健姿态、锐利气质以及十三匹马的风采。 5. 神龙变化未可知
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详细输出: ``` 空庭海鹘谁所状,海气初高鹘神王。 云脚西腾弱水涯,潮头东出飞霞上。 此时扶桑色始分,下视百鸷空其群。 日中金乌侧相避,篱下凡禽何足论。 ``` 译文: 空旷庭院中,海鹘的形象无人能绘,海雾刚升,海鹘神威尽显。云脚向西飘荡,弱水之畔,潮头东涌,飞霞上扬。此时天空中的扶桑(太阳)颜色才刚刚分明,向下望去,众多的猛禽已空无一物。中午时分
注释: 百日:一百天。 人生悲死别,矧在心相知: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何况是心与心之间相知相爱的。 新婚未及久,杳杳遽何之:新婚不久便要分离,这令人惆怅不已。 昔为连理木,今为断肠枝:过去我们像连在一起的两棵树一样亲密无间,现在却变成了互相分离的树枝,彼此牵挂却无法相见,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 相去时几何?百日奄在兹:分别已经多少年了,而我们相聚的日子还剩下多久呢? 亏月有圆夕,逝永无还期
【注释】 金人:指金军。 《金人击鞠图》:即《金人百骑图》。 材力:才能。 矜豪雄:夸耀自己。 《金人百骑图》:唐代阎立本的名画。 黄旗雕羽:指战旗上饰有五彩羽毛和黄金的龙。 绣柱龙鳞:指战阵中旌旗飘扬,犹如龙鳞。 飞电翕忽生马鬃:闪电划破天空,马鬃也为之颤动。 极知:知道。 轻矫:轻捷矫健。 唇齿:比喻关系密切的国家或集团。 不自惜:不知爱惜。 争一丸:争夺一个球。 百岁安危复何益
书阳罗堡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诗人傅若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之水的壮丽与烟浦的宁静。“微雨萧萧湿行李”,暗示着旅途中的不便与艰辛;然而在“马头即见长江水”之时,一切艰辛都化为了欣慰与满足。“烟浦明侵白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