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金
诗句原文: 汉苑寻常露下时,月明高架影参差。 上林近日无来使,肠断江南见一枝。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一句“汉苑寻常露下时”描写了汉苑(古代皇家花园)在清晨露水未干的时分,通常带有一丝清冷和宁静的氛围。 2. “月明高架影参差”描绘了月亮明亮的夜晚,高架结构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斑驳交错。 译文: 在汉苑中,我常在露气初降的时候漫步,当月亮升起,照亮高高的架子时
露颗含香近客衣,蜜蜂蝴蝶绕藤飞。夜来应值骊龙睡,探得明珠月下归。 - 诗句释义: 露珠般的香气贴近客人的衣服,蜜蜂和蝴蝶围绕着藤蔓飞舞。在夜晚,它可能遇到了沉睡的骊龙,并从其中找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月光下将其带回。 - 译文: 露珠般的香气接近客人的衣物,蜜蜂和蝴蝶围绕着藤蔓飞舞。在夜晚,它可能遇到了沉睡中的骊龙,并从骊龙体内找到了一颗璀璨的珍珠,在月光下将珍珠带回家。 - 注释: 1
【注释】 雁起秋空树色遥:雁群飞向高空,秋天的天空显得那么高远,而树上的树叶已经泛黄,远远地可以看到。行人江上驻归桡:行人站在江边,看着大雁飞过,停下了划桨的手。 东去应千里:向东而去的海门,应该是有千里之遥。白日微茫:白日渐渐模糊了轮廓。落潮:落潮时海水退去,露出沙滩。 【赏析】 《题山家山景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描写山水美景的诗作。这是第二首。 首句“雁起秋空树色遥”,点出时间是秋天
诗句: 凤凰城中木落时,空斋独夜把君诗。 译文: 在凤凰城中,随着木叶的凋零,我独自守着空无一人的书房,夜深人静之时,我拿起你寄来的诗篇细细品读。 注释: - 凤凰城: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常被用来象征某种理想或境界。 - 木落时:指秋天的来临,树叶落下的季节。 - 空斋独夜: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 君诗:指对方寄来的诗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化和夜晚的孤寂
注释:听说在蔗南的修竹深处,有个小堂,在那里经常有人清诵。 烟中谷响遥相答,月下泉流静始闻。 释义:在烟雾中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响,好像有人在回应我;月光下的小溪流淌得非常寂静,我才能听到它的声响。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朋友宋翔仲在书室中的读书、清诵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描绘了蔗南的修竹、小堂、谷响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淳安县为宋翔仲书室所写的诗。淳安县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东金紫峰是这里的一座名山。 译文:淳安县的东金紫峰上,宋公隐居的地方被云雾笼罩着,仿佛隔开了。山里的人也常常来这里采蔗,溪边的客人也可能会在这里找到花。 赏析:这首诗以淳安县东金紫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宋公旧隐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宋公的敬仰之情。同时
万壑苍苍云气昏,石泉斜落古松根。 前林欲暝僧归晚,应听钟声到寺门。 【注释】:万壑苍苍——万壑:山沟。苍苍:深广貌。万沟万壑,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山林迷蒙、郁郁苍苍的景象。 云气昏——云雾弥漫、迷蒙不清的样子。 石泉——指山间的溪流。 古松根——指长满苔藓的古松树根。 前林欲暝——指日落西山之前,天色将暗。 暝——昏暗。 僧归晚——指僧人在天黑之后才回家。 应:应当,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手法、情感以及意境等角度入手,逐句分析。 “湖亭初得寄来诗,几度长吟恨别离”,第一句写收到简杨寄来的诗后,心中百感交集。“湖亭”是诗人的住所,“初得”点明时间,“寄来”说明简杨给诗人写信了。“初得”二字写出诗人久盼简杨书信,而信却迟迟未来的情景,可见诗人对简杨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明自己对书信的重视
【赏析】 《题饮马图》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骏马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开阔,风格豪迈洒脱。 首句“一斛寒泉照紫骝”,写马与马之间的相望。在寒冷的天气里,一匹骏马和一匹良驹相互凝视。“一斛”指酒器,“寒泉”指清澈的水,“紫骝”代指骏马,这四字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中的壮美画面,表现了马匹间彼此的警惕与戒备。 第二句“萧萧骏尾动高秋”
【注释】 玄鸟:指燕子,这里代指王惟中。湖南烟际:指湘江一带的景色。绿树春:绿柳成荫,春天来临。 逢着新巢忆故人:遇到燕子筑的新巢,就想起旧日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双燕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写燕子归来。燕子是候鸟,每年春秋两季从北方飞来南方过冬,春天又回到北方去。诗人用“玄鸟”代称王惟中,意谓他如这燕子一般,年年往返于南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