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
注释: 五月,即初夏。调兵,调动军队。绥阳,今属湖南省。 炎蒸日似年,炎热的夏天好像过了一年那么漫长。金龙山,地名,在今广西桂林附近。有林泉,指山上有清泉和幽静的树林。杖锡,拄着锡杖。锡,一种用金属锡制成的手杖,这里指僧人。何去,何时离去。裹饭从师借榻眠,是说带着干粮去拜访和尚,借了和尚的床睡觉。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初夏时节到访金龙山下,与一位隐逸僧人相遇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本题要求赏析李遵道的“枯木竹石图”。此题可从诗中找出意象和意境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①第一句写景:老树槎牙倚半空,苍筠叶叶带秋风。②第二句抒情:欲将岁晚论心事,遥忆美人江水东。③第三四句写景抒情:老树枝干交错,苍劲挺拔;秋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④最后两句写景抒情
春山程炼师山房 黄镇成 春山道士不饮酒,颜如丹渥气如虹。 不是出山归较晚,贪看明月过桥东。 诗句释义与分析 第一段 - 关键词:春山、道士、不饮酒、颜如丹渥、气如虹 - 注释:描述一位春山的道士,他选择不饮酒,其容貌如同涂有丹砂般红润,气度非凡,仿佛彩虹一般壮观。 - 赏析:通过“不饮酒”和“气如虹”这两个对比强烈的词汇,描绘了道士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气质
【注释】 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宅都:古时指京城长安。 东南:指长安。 銮舆:皇帝的车驾,这里指天子。 禹穴:大禹治水的遗迹,在浙江绍兴。 玉帛:古代进贡的玉器和丝织品,比喻朝贡的礼物。 缤纷:形容色彩繁多。 上计书:向皇帝汇报政绩的报告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安邑所作。安邑,即唐玄宗时的宰相张说。开元十四年(726),张说从东都洛阳被召回京师长安,次年就任宰相。他为政有方,深得民心
【注释】 展卷:打开诗卷。蜀客:指诗人自己。疑:怀疑。胭脂:指海棠的花瓣,此处代指海棠花。草堂:杜甫居所,位于成都浣花溪畔。二月:春季,农历正月到三月为春季。无诗:没有诗歌可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海棠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思念之情。全诗以“海棠”为中心意象,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首句“展卷还教蜀客疑”,诗人打开自己的诗集
五月调兵赴绥阳 【注释】五月:指五月末,即农历五月。调兵:调动军队。 绥阳:地名,今湖南芷江、新晃一带,在古代属于辰州。公私:官府与民间,泛指朝廷和百姓。 乏见储:缺乏粮食储备。 师徒:指军队。野掠:野外抢劫。 【译文】五月(时值)公家与民间都缺乏粮食储备,士兵们在野外抢劫的情况如何? 自怜:自己怜悯自己,表示自感惭愧或无奈。 无力:没有能力。 操戈从:拿起武器参与战斗。 未敢:不敢。 偷安
郑子声飞凤朝阳图 郑子,指郑板桥,名燮;声,指声音,此处指其画中鸟的鸣叫声。郑板桥以画竹闻名于世,此诗应是写其画中的竹子。飞凤朝阳图是郑板桥著名的画作之一,画面描绘了一只凤凰在朝阳下展翅飞翔的场景。 万叶迎风舞翠翘,五云浮日丽青霄。 万叶迎风舞翠翘,形容树叶随风摇曳,仿佛在跳舞;五云浮日丽青霄,描绘了天空中五朵彩云漂浮在太阳之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只应飞上青天去,吹作仙人紫玉箫。
杨子辅竹树小景 发竹矶头晚泊舟,雨篁烟树隔沧洲。 美人无限潇湘意,分得江南一片秋。 注释:在竹林里的码头停船后,傍晚时停泊下来。雨中的竹林、烟雾缭绕的树木,仿佛是隔着一片苍茫的水洲。美人有着无边无际的潇湘意(潇湘是指湖南一带),我得到了一片如画的江南景色(秋天的江南,景色宜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一位美人的形象。诗人在竹林里停船
注释: 五月南征亟出师,黄尘眯目汗流衣。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五月我南征急需出兵,黄尘遮住眼睛让我睁不开眼,汗水顺着衣服往下滴。 衰翁偃仰犹嫌暑,惭愧军中几日归。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这个年迈的老头儿还是喜欢夏天,惭愧在军队中待了几天就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描述自己五月南征的情景。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在战争中的辛劳和对战争的厌恶。他虽然身处前线,但仍然怀念着家乡的温暖和舒适
柯亭 金碧楼台宅梵王,柯亭无处问中郎。 何当截取如椽干,吹起昆丘紫凤凰。 注释:柯亭是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一个景点,原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场所,后人在此建有柯亭书院,因此又称“萧祠”。 金碧楼台宅梵王,柯亭无处问中郎。 这句诗描绘了柯亭的美丽和宁静。金碧楼台象征着华丽的建筑,而柯亭则是这个地方的核心。在这里,你找不到任何中郎的身影,只有安静的氛围和美丽的景色。 何当截取如椽干,吹起昆丘紫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