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茫茫宅上都,东南万里播銮舆。
遥观禹穴云如海,玉帛缤纷上计书。
【注释】
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宅都:古时指京城长安。
东南:指长安。
銮舆:皇帝的车驾,这里指天子。
禹穴:大禹治水的遗迹,在浙江绍兴。
玉帛:古代进贡的玉器和丝织品,比喻朝贡的礼物。
缤纷:形容色彩繁多。
上计书:向皇帝汇报政绩的报告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安邑所作。安邑,即唐玄宗时的宰相张说。开元十四年(726),张说从东都洛阳被召回京师长安,次年就任宰相。他为政有方,深得民心,因此得到当时人们的广泛称赞。
首句“会稽山”,是诗人所居之地,也是他的家乡。会稽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别称,诗人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第二句“安邑茫茫宅上都”,写诗人离开京都长安后,又回到家乡会稽,心情十分复杂。长安与会稽相距万里之遥,诗人对故乡充满了深情。第三句“东南万里播銮舆”,写诗人回到故乡后的感受。“播”通“送”、“送行”。“銮舆”是帝王出行的车驾。这里用“播銮舆”来写诗人回乡的情景,表现了他内心的悲凉。“东南”,是诗人的家乡所在地。“播銮舆”三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也写出了他宦游在外的辛酸经历。
作者把视线转向遥远的会稽山。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处,远望着家乡会稽山,只见云雾缭绕,山势如海。这种景象既雄壮又美丽,使诗人陶醉其中。同时,这也反映了会稽山的神奇美丽和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最后一句“玉帛缤纷上计书”。这一句描绘了会稽山上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的心情。“玉帛”是古代进贡的贵重物品,这里指礼物、贡品。“缤纷”是形容色彩繁多。“上计书”是古代官员向朝廷汇报政绩的报告书,这里借指诗人回到故乡后的心情和状态。整句话的意思是,在会稽山上,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想起了过去在长安的日子,那时他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境,但现在却已经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