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还教蜀客疑,半含清露湿胭脂。
草堂二月花无数,开透春风未有诗。

【注释】

展卷:打开诗卷。蜀客:指诗人自己。疑:怀疑。胭脂:指海棠的花瓣,此处代指海棠花。草堂:杜甫居所,位于成都浣花溪畔。二月:春季,农历正月到三月为春季。无诗:没有诗歌可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海棠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思念之情。全诗以“海棠”为中心意象,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首句“展卷还教蜀客疑”,诗人打开自己的诗集,向远在蜀地的朋友展示,让朋友疑惑不已。这里的“蜀客”既指诗人自己,也暗指远方的朋友。诗人用“展卷”一词,巧妙地将书卷与海棠花联系起来,使读者联想到海棠花的美丽形态。而“还教蜀客疑”则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海棠花的美丽足以让人陶醉其中,忘却一切烦恼。

次句“半含清露湿胭脂”,进一步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这里的“胭脂”指的是海棠花的花瓣,而“清露”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诗人用“半含”来形容海棠花的姿态,使得整朵花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而“湿胭脂”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沾满露珠的模样,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因为春天正是海棠花盛开的季节,而海棠花又是春天的象征。

第三句“草堂二月花无数,开透春风未有诗”,诗人来到了草堂,看到了无数的海棠花盛开,春风吹过,花香四溢。然而,尽管这里美景如画,却无法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展现了春天的魅力。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