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公私乏见储,师徒野掠竟何如。
自怜无力操戈从,未敢偷安饱饭居。
五月调兵赴绥阳
【注释】五月:指五月末,即农历五月。调兵:调动军队。 绥阳:地名,今湖南芷江、新晃一带,在古代属于辰州。公私:官府与民间,泛指朝廷和百姓。 乏见储:缺乏粮食储备。 师徒:指军队。野掠:野外抢劫。
【译文】五月(时值)公家与民间都缺乏粮食储备,士兵们在野外抢劫的情况如何?
自怜:自己怜悯自己,表示自感惭愧或无奈。 无力:没有能力。 操戈从:拿起武器参与战斗。 未敢:不敢。 偷安:苟且求安。 饱饭居:吃上安稳的饭菜而居。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调兵前往绥阳途中所作,反映了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士兵生活的同情。首句以“五月”开头,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性和战事的严峻性。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公私双方都缺乏粮食储备,士兵们不得不在野外进行抢劫以满足生存需要。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诗人用“自怜”和“未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士兵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