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主要特点;然后结合题目和诗作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等综合评价诗歌的价值。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武夷的见闻感受,表达了自己热爱大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1) “吾生有癖惟爱山”,首联开门见山地点明自己的爱好。诗人用“生”字,突出自己的特殊身份,表明自己并非一般的隐者。 (2)
暮春 风雨不出门,人事颇周浃。 高斋诵金文,虚昼了白业。 登楼聊四望,新翠满林叶。 江南春欲暮,日月如转睫。 青山犹故人,浮世堕灰劫。 谁能凌汗漫,长使幽意惬。 注释: 1. 风雨不出门:指天气不佳,不能外出。 2. 人事颇周浃:指与人交往融洽,彼此关系亲密。 3. 高斋诵金文:在高处的书房诵读金文。金文,古代刻在金属上的文字。 4. 虚昼了白业:在空闲的时间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5.
【注释】 道山亭晚憩:指诗人在道山亭中休息。 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 残霞堕空阔,规月光已沉。 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 茭荷绿参差(zī),嘉木悬清阴(yīn)。 但起垂纶想(chuí wéi chuí lún xiǎng),远生江海心(shēn)。 小大固有殊(yú),放歌无古今(jìn) 【译文】 雨后晴天,夕阳西下,春天的湖水又涨了。残阳如血坠入湖中,月儿渐渐隐没水中。惊涛拍岸
石桥山 【注释】 散策:漫步。南山下:指南山脚下。逶迤:曲折延伸。五涉:五次经过或涉过。曲涧水:弯曲的山涧流水。夤缘:攀爬。两山郁岧峣:两座山峰高峻耸立。嶕峣,形容高大。凌丹霄:直上云霄。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历石桥山后所作,表达了他登临石桥山后的喜悦与豪放之情。 首句点题,说明游历了石桥山,然后描写登山途中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石桥山的自然美景
腊月过了里敦田家 天高北风寒,日薄岁云暮。 衰年畏奔走,乃复在途路。 山村投寓舍,所历遇亲故。 具言违别久,相问未知处。 兹晨丧乱中,讵意忽欢聚。 留客坐西窗,呼儿忙治具。 家酿熟未篘,旧醅邻所助。 笋蔌杂梅䕩,火豆连蔬茹。 惭愧齿牙疏,杯盘宜我恕。 鸡肥割黄膏,苦劝频下箸。 杂坐同几席,谁能嗔礼数。 翁年当自宽,鄙野得真趣。 所愿息兵甲,田里无征赋。 从子山中住
诗句释义 1 “陟彼西山,言采其薇。清晨荷锄去,日晚束担归。” - 登山不厌高:形容不畏艰难的精神。 - 山下薇苗稀:指山下的野菜较少,暗示生活艰难。 - 斸土不厌深:指挖掘土壤时不嫌太深,表示对土地的热爱与投入。 2. “登山不厌高,山下薇苗稀。斸土不厌深,土浅根不肥。” - 登山不厌高:比喻追求高尚的理想或目标,不因困难而放弃。 - 山下薇苗稀:反映现实的艰苦与不足,强调生活的艰辛。 -
注释: 离离南山田,采采山下绿。 这两句写南山田地的辽阔和山间绿色植物的繁多。 兹晨凉风发,秋气已可掬。 早晨的微风拂面而来,秋天的气息可以用手捧起。 美人平生亲,零落在空谷。 美人一生亲近土地,如今却孤独地在荒野中。 颜色不可见,何由踵高躅。 她的颜色无法看到,如何能够追随她的足迹? 我耕南山田,我结南山屋。 我在南山顶耕种田地,也在山上建起房屋。 下山交桑麻,上山友麋鹿。 下山时种下桑麻
避地椒历 邻家急相报,且往椒历山。 登陟如猿猱,合沓同跻攀。 远近火烟起,指点望城间。 注释:在邻居的急切通报声中,暂且前往椒历山。 登山像猿猴一样敏捷,手脚并用一同攀登。 远处近处都能看到火光,指引着我们向城池方向。 椒历不可留,迫晚登孱颜。 注释:但椒历山不能逗留,天色已晚,只好下山。 夜宿草树中,露下山气寒。 注释:晚上只能住进草木丛中的山洞里,山间的露气让人感觉寒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起的《赠黄汝楫》。诗中通过赞美黄汝楫,表达了对其才学和品德的高度评价。 诗句“吾邦文献邦,江夏实著姓”描述了黄汝楫家族在文化和学问方面的贡献,以及他在地方上的地位和声望。 “自从唐叶来,忠孝溢郡乘”则强调了黄汝楫自唐朝以来一直秉承忠诚和孝顺的传统,这种精神在他的郡中得到了体现。 第三句“天朝跻仕版,先后相辉映”进一步描绘了黄汝楫在朝廷中的升迁
【注释】 粱肉致五和:粱肉,指美味的食物;五和,指五味调和。 不如蔬味真:不如蔬菜的味道纯正。 浮文谨边幅:浮文,泛指虚华不实的事物,谨边幅是指小心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野情亲:自然的情感与亲近的人的情谊。 春水日以深:春天的水流一天天地加深。 春木日以新:春天的树木一天天地长得更加茂盛。 流禽在高枝:在树枝上飞翔的鸟儿。 和鸣乐暄辰:和谐的声音是快乐的早晨的标志。 使我坐终日:让我整天坐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