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彼西山,言采其薇。
清晨荷锄去,日晚束担归。
登山不厌高,山下薇苗稀。
斸土不厌深,土浅根不肥。
不辞登高斸深土,但念妻儿常苦饥。
赤日行天燥土热,流汗被体沾裳衣。
家家捣薇根,舂杵声相闻。
经旬不粒食,杵重筋力微。
汲泉澄粉作饵薄,菜色已觉容颜非。
嗟哉田家百苦无休时,野人见之心益悲。
达官贵客不到此,日醉华筵知不知。
诗句释义
1 “陟彼西山,言采其薇。清晨荷锄去,日晚束担归。”
- 登山不厌高:形容不畏艰难的精神。
- 山下薇苗稀:指山下的野菜较少,暗示生活艰难。
- 斸土不厌深:指挖掘土壤时不嫌太深,表示对土地的热爱与投入。
- “登山不厌高,山下薇苗稀。斸土不厌深,土浅根不肥。”
- 登山不厌高:比喻追求高尚的理想或目标,不因困难而放弃。
- 山下薇苗稀:反映现实的艰苦与不足,强调生活的艰辛。
- 斸土不厌深:象征深耕细作的精神,也反映了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 “不辞登高斸深土,但念妻儿常苦饥。”
- 不辞登高斸深土: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精神。
- 但念妻儿常苦饥:反映出家庭责任和对家人的担忧,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
- “赤日行天燥土热,流汗被体沾裳衣。”
- 赤日行天燥土热:描述了炎热的天气和干燥的环境。
- 流汗被体沾裳衣:形象地描绘了劳动中的辛苦与劳累。
- “家家捣薇根,舂杵声相闻。”
- 家家捣薇根:反映了农家生活的繁忙与勤劳。
- 舂杵声相闻:描述了劳作时的声音,增强了对劳动场景的真实感受。
- “经旬不粒食,杵重筋力微。”
- 经旬不粒食:长时间没有获得食物,突出了生活的困苦。
- 杵重筋力微:反映了体力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压力。
- “汲泉澄粉作饵薄,菜色已觉容颜非。”
- 汲泉澄粉作饵薄:描述了制作简单食物的情景。
- 菜色已觉容颜非:表达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对生活状况的担忧。
- “嗟哉田家百苦无休时,野人见之心益悲。”
- 嗟哉田家百苦无休时:感叹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
- 野人见之心益悲: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感慨。
- “达官贵客不到此,日醉华筵知不知。”
- 达官贵客不到此: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差异和贫富差距。
- 日醉华筵知不知:表现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平民生活的艰辛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农民在山中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的艰辛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劳动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形象和生活状态。整体上,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社会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