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深
【注释】 高人:指隐居的人。杜门:闭门不出。结草堂:以草盖屋,形容简陋的住所。清事:清净的事情。恼怀:搅扰心情。公忙:忙于公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画”来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写画,点出画是高人的玩物,而高人不入市井,只在草堂中欣赏画。中间两联写花,通过看花、赏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诗人将画比作公忙,意在表明他虽身处草堂,却心有公家之事
江南六月露华繁,凉叶纷纷晓不翻。 自是故宫风物异,至今烟树满祗园。 注释:江南的六月,露水繁茂如珠,清凉的树叶在早晨还没有完全凋零。这是由于宫廷里的风物和江南的不同。直到如今,烟雾缭绕的树木依然遍布在衹园之中。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宗上人画中的江南景象的赞美和感慨。首句“江南六月露华繁”描绘了江南六月的气候特点,即炎热湿润。接着写“凉叶纷纷晓不翻”,暗示了江南的气候与北方不同
【注】 桄榔:常绿乔木,叶大而厚。 婴:缠绕。 缁(zī):黑色染料,古代用它染黑衣服。 赏析: 此诗写孔雀之美丽与高洁,表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赞美。首联写孔雀在岭南春日的阳光下自由飞翔。颈联是作者自比,说自己虽然文章满腹,但却不屑于钻营世事,更不沾染世俗尘埃。尾联则是说孔雀羽毛艳丽,但绝不以羽毛染黑,表示自己清白自守、高洁脱俗的态度
【注释】 经楼:佛塔。玄鹤:指僧人。 藤萝:即藤萝,一种蔓生植物,此处指寺庙的围墙。紫芝:紫色的灵芝。白云香:指寺院中的香炉中燃烧着的檀香,弥漫在空气中。清尊:指美酒或美酒器。使客:指被招待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庐山寺景和僧侣生活的七绝诗。诗人对禅房、天井等环境进行了描绘,表现了庐山寺幽静清雅的特点,并借此抒发了他对僧徒们超逸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喜爱之情。 首句“雨过经楼翠壁凉”
湖山风物逐灰飞,愧我行吟雪里归。 认得吴姬年十八,从来不减旧腰围。 注释:西湖的美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显得更加凄凉,我行走在雪地中吟咏着诗篇。我认出了那个曾经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今年已经有十八岁了,但她的身材依然没有减少,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腰围。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雪景中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首句“湖山风物逐灰飞”以荒凉的西湖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苍茫而凄凉的景象
【注释】: 迤南水陆干戈满,直北关山祲雾多:指当时战乱不止。迤南:指南方地区。干戈:古时兵器,引申为战争。直北:指南面。关山:泛指边境一带。祲雾:即“雾霾”,指云雾遮日,天气昏暗。人:诗人自指。 船尾斫鱼船首饮,人生只合老渔蓑:意思是说,既然无法改变现实,不如就当个渔翁,过清贫的日子吧!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中通过写诗人对战争的厌恶,表达了自己渴望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愿望。同时
【注释】 斸:挖。混沦:混沌,模糊不清。玄璧重玙璠:美玉,指珍贵的墨砚。龙香:指研墨时散发出的香味。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一具珍贵墨砚来表达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之情。 起联写墨砚的来源。首句写墨砚的来历,“谁斸云根出混沦”,意思是说是谁从天外摘得云根,把它雕琢成墨砚。“云根”即天上的云彩,这里用“斸”字来形容其形象,显得生动而有趣。第二句则进一步描写墨砚的质地和造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挽张明远》的原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句解释: 1. 三箧传家夙所承: - 三箧:指三个箱子。 - 传家:传承给后代的家庭。 - 夙:长期以来。 - 所承:承担或继承。 2. 隐君问学德逾馨: - 隐君:这里指的是被哀悼的人。 - 问学:学习或求教。 - 德逾馨:德行更加芬芳。 3. 才华间世天应赋: - 才华:才能和天赋。
【注释】 稚桐:小桐树。灵根:指树木的根部。峄阳: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亭亭:高耸的样子。翠干:绿叶。及人长:比人的身高还高。拱把:两手合抱,形容树的枝叶茂盛。宿凤凰:比喻能成材。 【赏析】 这首诗是说桐树生长得很快,而且长得很高,它的枝干又很茂盛,可以当伞挡风露水,所以人们常把它当作凤凰来养。桐树是木棉科落叶乔木,叶子呈心形,花为白色,果实呈紫黑色,种子可食,木材可供建筑用
诗句释义与注释: 次赵文举简沙彦博二首 1. 行路已知难复难,客边翻忆去年欢。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和怀旧之情。"行路已知难复难"表明了诗人对当前旅途的艰难已经司空见惯,而"客边翻忆去年欢"则揭示了诗人不仅对旅途中的困难感到困扰,还对曾经的快乐时光感到怀念。这里的"客边"指的是旅途中的他乡,而"翻忆"则强调了这种怀念是反复的、深入骨髓的。 2. 骑马出门雨如注